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318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858篇
综合类   46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0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教师相对较少,这对该地区的女童、妇女教育及其女教师自身发展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客观认识和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探讨影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建议,将有助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2.
根据运动心理学原理,针对普通高校女生在跨栏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恐惧等现象,将运动表象训练运用到女生跨栏教学中,使跨栏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智能训练相结合,改变了原来跨栏教学枯燥而紧张的教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其教学结果优于常规教学。  相似文献   
103.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明清闺阁之间的长篇小说,《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佼者。女主角孟丽君不但有自强自立之言行,还有自信自尊之心态。女作家陈端生通过塑造一个栩栩如生、与众不同的“女状元”孟丽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实验法对高校女生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女生中开展软式排球,符合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深受大学女生喜欢,起到了既健身又健心的双重功效。建议:加大在高校女生中开展软式排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女生参加进来;把软式排球教学列入教学大纲中;尽快研制出质量好、价格低廉的软式排球。  相似文献   
105.
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大胆﹑叛逆﹑与众不同,曹禺把她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凸现出来,她们不再是男人的影子,而是像男人一样能够争取主动权、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也是曹禺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特点;但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在她们悲剧性的人生历程中决不起主导作用,“情出于性”,所以,作者从情爱角度,将其投放在情感的三角关系中,用人性化的文笔剖析中国千百年来封建女性悲剧的实质——人性的复苏乃至与整个男权社会抗争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6.
对果戈理短篇小说<涅瓦大街>的三个女性形象--"女性集体"、"黑发姑娘"和"金发女郎"给予考察,分析其基于男性成见的小说叙事所赋予的女性形象特质--"不确定性"、"无名性"、"被动性"、"失语"和"智性缺席"等,对女性形象实行操作和控制的小说叙事策略,其目的在于建构男性主导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07.
"娜拉出走"是"五四"时期独有的时代话语,并因其所蕴含的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被赋予神圣伟大的地位。但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沉樱以她的作品在不经意中对其进行了解构,以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娜拉出走的盲目性、脆弱性及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于女性解放之路的独特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二三十年代一部分知识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8.
高校女职工是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女职工的和谐发展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和谐发展的高校女职工,应具有思维开放、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乐观自信、知识广博等主要特征。影响高校女职工和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高校女职工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政府促进和谐公平、社会公共理性引导、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女职工构建和谐家庭和加强自身锤炼等多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9.
张胜利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09-113,129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0.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女性刻板印象和传统角色定型:家务劳动仍被视为女人的天职。家务劳动依然被排除在“工作”之外,剧中的女性体验到的是“他者”,而不是“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