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伍方荣 《科教文汇》2014,(22):171-172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并据此分别提出了后续的发展对策,希望对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2.
摘要:高尔夫运动已经成为奥运会和全运会比赛项目,高尔夫运动员的竞技技术的表现对比赛的胜败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探索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竞技技术表现特征,对2012赛季世界女子高尔夫积分排名前50名的运动员在整个赛季的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等5项竞技技术指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洲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档次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和每轮老鹰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标准杆上果岭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每洞推杆次数和每轮小鸟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洲、不同档次运动员的平均开球距离、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每轮小鸟球和老鹰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尔夫运动员平均开球距离和平均每轮老鹰球的发挥对比赛的成绩的影响相对较小,平均标准杆上果岭率、每洞推杆次数和每轮次小鸟球的发挥对比赛的成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统计数据预测出95%可能性区间作为我国备战国内外重要赛事的参考依据。建议根据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竞技技术基本参数特征,结合我国高尔夫运动实际情况,制定与世界优秀女子高尔夫运动员相适应的竞技技术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尔夫制胜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直""远""转""冲""弧""曲""准""稳"是高尔夫的主要制胜因素;其中"远""准""稳"是高尔夫的核心主导制胜因素;根据高尔夫的运动特征阐释了各制胜因素之间的总和、主导、突前、更迭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构建高尔夫制胜因素结构模型和创新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打法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64.
高尔夫产业是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对各国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当前高尔夫运动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高尔夫产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高尔夫球产业覆盖面广,产品特点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空间巨大;进而指出我国高尔夫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大众化而非贫民化,规范化而非无序化,理性化而非奢侈化。  相似文献   
6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尔夫政策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高尔夫政策的发展经历了鼓励、限制、禁止和规范发展四个阶段。发展中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政策主体多、波动性大,与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吻合,受耕地红线政策制约以及部分省市实施政策倾斜等。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强化体育部门在政策制定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政策的公开性、透明度,消除对高尔夫运动的歧视与偏见,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完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66.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教学实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高尔夫球选项课中运用自主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自主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交往与合作精神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7.
高尔夫俱乐部是为打球的顾客提供全过程服务的服务性企业。顾客在接受俱乐部服务的过程中,会对其服务质量做出评价,并据此决定今后是否继续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因此,服务质量是决定高尔夫俱乐部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基于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技术,对高尔夫俱乐部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中国高尔夫俱乐部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8.
部分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旅游及土地资源等因素影响高尔夫球场的发展和区域分布,亦有不少学者举出反例对上述因素提出质疑,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假设,建立了以人均GDP、年降水量、年有效运营时间、土地面积和年接待旅游人数为预测变量的高尔夫球场规模回归模型,以2008年我国大陆已建立高尔夫球场的29个省(区)为样本的回归分析表明:高尔夫球场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和降水条件的影响,土地资源和气温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并对这一回归结果做了进一步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9.
采取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就高尔夫球称谓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发现“高尔夫”与“高尔夫球”两种称谓混用现象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高尔夫”最早是荷兰语Kolf的音译,“高尔夫球”为球类运动的一种;“高尔夫”可以作为“高尔夫球”或“高尔夫球运动”的简称或代称,但作为球类运动项目的标准名称显然不确。  相似文献   
70.
郁小平  夏洪胜 《体育学刊》2004,11(4):136-138
单纯从中美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关系的比较,中国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的数量与美国有很大差距,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人口数量不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不同、国民收入不同以及政府相关的产业政策和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等;但在对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尔夫球运动的研究分析认为,高尔夫球运动与亚洲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共融性。综合这些因素,可初步预测中国的高尔夫球俱乐部至2015年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