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4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手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身体部分之一,是人与外界接触的最主要的途径。本文以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汉语"手"和英语手"hand"的语义结构,以期揭示隐藏在语义背后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人体部位"手"的认知规律的相同的点。本文认为,由于人类相同的人体构造和感知能力决定了"手"和hand的认知功能和规律方面有很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对排球的换手扣球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换手扣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应该进行推广。并对这一技术将会给我国排球4号位强攻和2、3号位的集体进攻战术带来一系列变化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手皮纹测试观察法,对40名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指端纹型、各类指端纹型频率、指端纹型对应格局、指端嵴纹总数等7个皮纹单项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许多单项指标上,有别于普通人群和其它项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跳传是排球运动中一项重要技术,在排球比赛中运用跳传技术组织进攻有许多优点,熟练地掌握跳传技术对比赛获胜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对跳传的移动取位、起跳和空中动作的要求、传球的时机、击球点和传球手型、击球部位和用力方向、落地的技术等方面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作了科学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影片分析法对实践中推铅球出手角作了运动学分析与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最佳出手角在实践中应用的局限性 ,实际最佳出手角应比理论上的最佳出手角小 3°~ 6°。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4100m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并具体分析了影响交接棒的因素,提出了科学训练的方法,旨在为4100m接力的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操20年科技发展的特征及制胜规律,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发展提供理论帮助.结果发现我国竞技体操20年科技发展的特征主要有:(1)体操动作的巨大变革;(2)科研与技术的提高相结合;(3)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4)科学检测与选材经验的有机结合.制胜因素有注重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战术的运用;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带动了竞技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提高等.  相似文献   
18.
李明川 《体育科技》2007,28(1):84-86
通过对羽毛球正手发球运用“发力法”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力法”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能有效提高发球质量,达到增强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hand’s acceleration on the propulsive forces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drag and lift on their resultant force in the separate phases of the front crawl underwater arm stroke. Ten female swimmers swam one trial of all-out 25-m front crawl. The underwater motion of each swimmer’s right hand was recorded using four camcorders and four periscope systems. Anatomical landmarks were digitised, and the propul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the swimmer’s hand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kinematic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When the hand’s acceleration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agnitude of the propulsive forces was great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mean drag force during the final part of the underwater arm stroke. The mean drag force was greater than the mean lift force in the middle part, while the mean lift force was greater than the mean drag force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underwater arm stroke. Thus, swimmers should accelerate their hand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ir backward motion, press the water with large pitch angles during the middle part and sweep with small pitch angles during the final part of their underwater arm stroke.  相似文献   
20.
英语习语中存在大量VP+hand结构的表达,这些习语中的动词除所属身体部位意义,表示所属,获得之外,它们的整体意义还扩展到给予,位移,信息传递,致使等方面。那么,这些扩展义是如何形成的,VP与hand的非所属性如何解释?该文在认知语言学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将vp+hand习语视为一种独立的构式,以图式范畴理论,自主依存理论和构式压制中的M-压制为理论基础,加以修补和整合形成新的SMA模型,以此来解释此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表明,vp+hand习语表达式中的动词以归属类和获得类动词组成了构式的原型图示,其他六大类为语义扩展图示,语义扩展的途径体现为M-压制。修补整合后的SMA模式对vp+hand习语构式的语义认知机制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