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85篇
科学研究   64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宫怨为主题的诗赋创作古已有之,到唐五代颇为兴盛,而长于抒写哀怨的词体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于是宫怨主题自然延伸到了词体的创作中。唐五代时期的宫怨词多由文人创作,其时的后宫制度及状况、诗人兼写宫怨词以及文人借宫怨词抒己志,是此时期文人宫怨词创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谢如龙  戴泽俭  陈侃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3):128-131,148
在学习大学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知道套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或者硬记一些结论,即知其然,但是并不知这种方法的深层次含义,也不知这些结论成立的背景,即并不知其所以然。本文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一些数学方法的深层次含义和某些结论成立的背景。  相似文献   
33.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成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加;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无助、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个人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人要通过心理暗示、学会适应、适当放松等策略提高心理应付水平,学校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职业成长文化、顺畅沟通渠道改善高校教师的成长环境,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4.
姚鼐辞官是其一生中经历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他辞官的真正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联系到姚鼐辞官前后的学术思想、言行以及在诗文作品中流露的心迹,可以认为,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学术界和文坛的实际状况,决心自立门派,振兴古文,弘扬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35.
查新期望差距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新期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信息供需双方的认识不同、制度准则缺陷及查新人员业务水平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要弥合查新期望差距,需要查新管理机构、查新理论与实务者和社会媒体等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6.
高校准确、合理定位对高校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定位存在着主体地位缺失、没有体现需求导向、不注意传播、没有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可、缺乏差异性等误区。误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体制与制度、传统社会文化的消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7.
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师生关系的疏远、淡漠,从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着手,从空间距离、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三个维度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8.
刘中凯 《体育科技》2007,28(4):33-35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换人的特点等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换人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教练员在运用换人战术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数控车床切断及切槽时产生振刀的原因,并探讨了消除振刀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以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特性、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经济原则和语境对语言的约束力,以及语言运用者的心理因素几方面分析了英语习语临时变体产生的原因;对英语习语临时变体形成的几种主要方式,如扩充、压缩、替换、拆分和移位作了分类阐述;最后简要总结了临时变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