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59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论青少年体育网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体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严峻形势,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体育。家庭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学校是青少年体育的主阵地,社区是青少年体育的拓展空间。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力,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2.
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对青少年早恋现象进行分析,发现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涉及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变化,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同辈群体效应的影响,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三个层面。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介入青少年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针对其个体、家庭、学校、社区等开展实务工作,为青少年早恋问题的解决助力。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以武德教育和青少年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征,以武德教育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武德教育的时代特性;探讨了武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机融合研究;提出了武德教育驱动青少年德育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得出影响湖南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积极寻求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湖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以郑州市青少年篮球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对几所中小学的学生、篮球教师、校领导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篮球专业人士进行走访,旨在研究郑州市青少年篮球发展现状及所存问题。  相似文献   
96.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微”的变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兴起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微时代.它们作为网络社交的一种新方式,正影响着处于人生转折和过渡期的青少年.“微时代”环境对青少年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影响,只有加以关注并深入研究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微时代”下具有健康人格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97.
张红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37-139
通过对武汉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各培训机构进行调查比较,从它的区域发展,项目格局、市场需求、经营资格和培训人员的从业资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查与显示,青少年业余体育培训机构需要合理的规划、引导与监督,才能推动它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对应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文章阐述了这样一些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
转型时期,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针对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我们应采取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0.
"五陵"与"五陵少年"--以诗赋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年间,经过长期的陵邑建设,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形成了著名的“汉五陵”。五陵邑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西汉中后期政治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骚客诗人的笔下,“英俊之域,黻冕所兴”的“五陵”,与以“任侠”、“纨绔”为特色的“五陵少年”,成为一个恒久为之歌咏感叹的对象。检讨“五陵”及“五陵少年”的形象,对于认识五陵邑的政治地位与社会风尚的变迁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