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2367篇
科学研究   56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9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网络环境下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将共存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彤  高雅佳 《现代情报》2007,27(6):42-44
本文论述了虚拟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定义、功能,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二者间的关系。得出了二者在相当长时期内共存互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对策,即建立复合图书馆。  相似文献   
82.
虚拟R&D网络组织边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R&D网络组织边界问题是理解当代科学技术活动演化的重要问题.结合组织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分析了组织边界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如何界定虚拟R&D网络组织的边界,还对决定虚拟R&D组织边界的重要因素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3.
卢文 《现代情报》2006,26(10):51-52,55
探讨了VRD的构建模式,论述了网络咨询台应涵盖的资源内容,并就服务内容进行了诠释.最后以上海交通大学参考咨询台为例,着重介绍了上海交大网上咨询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及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84.
虚拟企业可靠性及其理论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虚拟企业及可靠性理论,在深入分析影响虚拟企业功能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虚拟企业可靠性理论评价模型,为对虚拟企业及虚拟企业可靠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中国虚拟企业的发展研究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到来,构建虚拟企业,实施虚拟经营已成为国内外多数企业追求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成功带来了一种企业模式的新观念,对它的研究必将为中国企业的重组与再造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6.
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在分析得出虚拟生态工业园是提高其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其运行模式进行,并对信息集成共享系统的组成及信任在园区治理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
虚拟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我国技术创新运用虚拟企业模式是提高竞争力 ,节约资源 ,加速创新发展速度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8.
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奇志  滕颖 《情报科学》2005,23(4):565-567
VRS是网络环境下参考咨询的重要方式。通过网上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VRS的开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功能不完善,标准化与合作化程度不高,最后对发展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9.
Over the last decade,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support students engaging in dialogic argumentation. This review examines five categories of analytic frameworks for measuring participant interactions within these environments focusing on (1) formal argumentation structure, (2) conceptual quality, (3) nature and function of contributions within the dialogue, (4) epistemic nature of reasoning, and (5) argumentation sequences and interaction patterns. Ultimately, the review underscores the diversity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represented within this research, the nature of dialogic interaction within these environments, the importance of clearly specifying theore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mmitment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or adopting an analytic framework, and the role of analytic framework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argumentation.
Douglas B. ClarkEmail:
  相似文献   
90.
从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的制造和软件的创制,到网络的运行与信息传播活动,最后再到网络的终端,不仅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且整个过程的主体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实的、具体的人。计算机网络在创造新的传播交流平台的同时,还深深地影响到网络终端主体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因此,计算机网络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是现实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