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到了一件纪录有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宜侯矢铜簋。并注明:“江苏丹徒市出土。”  相似文献   
42.
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一直把陈涉、吴广首倡的秦末战争定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然而细加考析,称其为六国复辟战争或更为切实。其一,秦统一以后,六国谋求复国的活动一直存在。其二,陈涉等义军领导人的身份大多似为贵族,而非农民;义军队伍的主要成分即使是农民,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性质是农民战争,而是要看义军的纲领和目标。其三,战争初期的形势,都以复立六国为主要目标。其四,反抗暴秦的斗争,多发生在原六国地区,故秦之地并无战争,说明秦地人民并未反秦。其五,项羽分封是实现战争初期达成的战略目标以及应和当时要求“封建”的社会思潮,而非主观的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43.
汉初的封国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历史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行的是“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形式。而汉朝的分封制度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是“剖裂疆土”的分封。他们二者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作用是一致的,但是在运用的手段上却是相异的。  相似文献   
44.
汉初刘邦统一天下,大封功臣,其中封韩信,彭越,臧荼,吴芮等为王,实行郡国并行双轨制,诸王有各自的封地,军队,王国,宛如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相对于秦郡县制的统一国家来说是一种倒退,而汉初又为何实行这一治国方略呢?  相似文献   
45.
本文阐述了推翻秦王朝、光复楚国而行分封的复仇思想对项羽崛起起到的直接推动作用,同时也分析了这一复仇思想为什么直接导致了项羽败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汉初在政治体制上采取了与秦代郡县制不同的体制,即郡国并行制。那么,为什么西汉统治集团在间隔了秦朝的统治之后,又重新采用了这种封建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呢?笔者认为这是由西汉初期的历史状况决定的。汉兴之初经济凋敝,中央政权力量薄弱,为了稳定社会,得到各派势力的支持,分封异姓诸侯成为一种事急从权的政治手段。第二期对同姓诸侯王的分封完全是为了对抗异姓诸侯王,巩固地方上统治的需要。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使中央对消除地方王国的势力为最终目的分封,使诸侯王走向了末路。  相似文献   
47.
刘刚 《兰台世界》2011,(11):33-34
成吉思汗分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数次分封才完成。正是由于不断分封,封地和户民数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所以中外史书记载数目不尽相同。分封的方式主要是"边占地边分封",而分封制也是导致蒙古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秦国能够统一全国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密不可分.其新兴的"垄断"地主阶级及特殊的农业土地所有制所起的巨大作用,直接影响到统一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秦国农业对"焚书"事件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49.
秦国能够统一全国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密不可分。其新兴的"垄断"地主阶级及特殊的农业土地所有制所起的巨大作用,直接影响到统一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秦国农业对"焚书"事件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50.
四、清代王公府第的分布特点 现存最早记录京城王公府第的文献,当属乾隆年问的《宸垣识略》和《乾隆京城全图》。其中,《宸垣识略》记述了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以及其他众多王公府第的具体地点;《乾隆京城全图》上标出了37座王公府邸(有5座已废)的具体形制图,但仍有大量非显赫王公(主要是入关后首次分封的贝勒以下王公)的府邸未能标出,实为遗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