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390篇
科学研究   16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92篇
综合类   30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苍白球(GP)胞外GABA、Glu浓度及GABAARα1与GluR2表达的变化规律,揭示GP在运动性疲劳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神经递质浓度测定组和受体表达测定组,受体测定组又分安静、疲劳和恢复3个亚组。采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实时在线检测大鼠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GP胞外GABA、Glu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不同运动阶段大鼠GP内GABAARα1与GluR2的表达情况。结果: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GP胞外GABA、Glu浓度呈波浪式变化规律。大鼠运动至力竭时GP胞外GABA、Glu浓度及GABAARα1与GluR2表达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1)。Glu/GABA比值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两次波峰,且与大鼠的运动行为表现相一致。结论:GABA、Glu分别通过GABAARα1与GluR2共同参与了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GP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由此推测大鼠GP胞外GABA大量堆积和GABAAR表达上调,过度激活了间接通路,可能是导致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探讨橄榄苦苷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酮组、橄榄苦苷+美沙酮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 d,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液流变仪测定大鼠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海洛因依赖大鼠 RBC、HCT、ESR 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橄榄苦苷+美沙酮组和美沙酮组大鼠 RBC、HCT、ESR 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高切变形能力、红细胞低切变形能力明显降低(P<0.05,P<0.01).橄榄苦苷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治疗效果比美沙酮组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红细胞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83.
据2014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京都大学山下润研究小组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首次成功培育出由心肌和血管等数种细胞组成的心脏组织细胞层,有望将其用于心脏病患者的再生医疗。研究小组在用iPS细胞培育心肌细胞时,分阶段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显示,iPS细胞除了发育成  相似文献   
84.
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同时给予补肾疏肝活血通脉方预防,14周后油红染色观察动脉壁脂质沉积状况,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MMP 9/TIMP 1在动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补肾疏肝活血通脉方能明显降低油红在 AS 大鼠动脉壁的着色程度,抑制 MMP 9/TIMP 1在动脉壁的阳性表达。可见,补肾疏肝活血通脉方能抑制 AS 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在体内沉积、抑制 MMP 9/TIMP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清中啡肽类物质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共分为五组,即常规治疗组、2Hz电针刺激头穴组、2Hz电针刺激头部吞咽功能区组、100Hz电针刺激头穴组、100Hz电针刺激头部吞咽功能区组,每组20例患者,各组患者在治疗前、针刺治疗第2日留针30分钟后、针刺治疗第10日后抽取静脉血后,对患者进行VFSS检查。结果各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强啡肽含量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2Hz电针刺激头穴组及100Hz电针刺激头穴组在改善吞咽障碍方面差异性不明显。结论针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清中啡肽类物质的含量,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大鼠超负荷运动下心律紊乱规律。方法:按照不同摄氧量,将8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并对大鼠的最大耗氧量、1min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心脏结蛋白的基因表达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超负荷跑台运动中,受试大鼠心律在现低、中、高负荷时偏低,而最大负荷时偏高,中、高负荷及最大负荷运动时心率值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恒定负荷运动中,大鼠的心律值整体偏低。运动组大鼠心律、呼吸频率、呼吸商以及摄氧量等指标相关系数远远低于对照组。不同强度负荷运动后,大鼠窦房结结蛋白mRNA表达量基本一致,但60%摄氧量运动下大鼠窦房结结蛋白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超负荷运动后,大鼠房室结结蛋白mRNA表达量基本一致,但60%最大摄氧量超负荷运动下大鼠后房室结结蛋白mRNA表达量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大鼠超负荷运动可导致心脏结蛋白受损,心律紊乱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从负氧离子的定义及来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负氧离子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负氧离子对疾病治疗、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由于人体内存在生物磁场,人体就会受到外界磁场的影响。通过磁场对人体作用机理探析,不仅可以利用磁场来控制、调节生命活动过程,应用磁场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预防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高糖高脂膳食建模成功的48只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安静组、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每组12只。每天进行1h跑速为25m/min的跑台运动,间歇低氧暴露为4h/d(14.5%O2),7d/w。干预4周末测量各组大鼠体成分及血清TG、TC、HDL-C、LDL-C浓度。结果:与常氧安静组比较,间歇低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和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体重、肾周脂肪及附睾脂肪重量均出现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下降(P0.05,P0.01),并以间歇低氧运动组下降最多,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血清脂代谢指标TG、TC和LDL-C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性低于常氧安静组(P0.05,P0.01),而HDL-C则极显著性高于常氧安静组(P0.01),且以间歇低氧运动组大鼠的效果最佳。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体成分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90.
本实验以SD大鼠体重、孕鼠胎仔、胎仔外观畸形、胎鼠骨骼发育、胎鼠内脏发育为指标对阿司匹林对SD大鼠致畸作用进行研究。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阿司匹林组吸收胎数、死胎数增加,活胎平均体重降低,身长和尾长缩短,骨缺失、肋骨畸型、脊椎骨融、胸骨缺失畸形率明显增加,外观畸形增加,侧脑室扩大畸形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