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1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31.
《科学生活》2011,(6):76-76
定期禁食可降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减肥可能是大多数人选择禁食的主要原因。不过,禁食的好处并不仅在于此。最近,美国犹他州一名医生在研究中发现,有定期禁食习惯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没有此项习惯的人低58%。研究人员通过采访200位正在参加“血管造影”(通过X光对血管和心脏进行透视,能够确定一个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诊断测试的参与者,将其是否有定期禁食习惯与诊断结果做了一个比较,从而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睡眠呼吸障碍亦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已发现本病与心血管疾病联系紧密,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给患者的健康均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时此如何加强对本病的防治,是值得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又是一个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百米。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都在摸索前行,没有了嬉笑,也没了鸟鸣,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的只是刺鼻的气味和满目的昏暗。雾,原本似轻烟,如薄纱。古往今来,它曾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为之倾倒。而今,与这美丽的雾貌似有着一丝关系的雾霾,又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  相似文献   
34.
进入21世纪,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心脏病学的两大挑战。从医学上的划分,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其中,冠心病的具体病症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的主要表现有脑血栓、脑栓塞和脑出血。在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有200万人之多,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因此致死或致残,而现存中风患者累计已经有700万人。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所开发的"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高校女教师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性进行评估,旨在检出高危个体,对其实施重点预防,对于高校教师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方法选取西安市2010年来我院教学实验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年龄在35~59岁的高校女教师126名为研究对象,按每五年一个年龄组进行分组,采用上述方法对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各危险因素分层评分求和查表即得所对应的10年发生ICVD(ischemic-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的绝对危险。结果 (1)除HDL-C均值为1.25略低于1.29 mmol/L外,血压、TC、TG、腰围、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均值都在正常范围。(2)所有教师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均≤5%,为极低危。(3)被检出的MS人群与非MS人群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4)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40~44岁/45~49岁年龄组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度平均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5~59岁年龄组与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50~54岁年龄组与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0~44岁/45~49岁年龄组与55~59岁年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受测评的高校女教师缺血性心血管事件10年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推测可能与受试者均无吸烟这一危险因素,大多数年龄偏轻并具备职业运动特点有关。(2)与非MS人群相比,MS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早期识别、诊断MS,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绝经前妇女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的增加源于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物质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30%~7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过高。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现类型有显著影响,且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不孕相关,也增加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该文就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类型的影响,肥胖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治疗的新方案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7.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产生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生物医药产业和卫生健康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及其它流行性传染病等发生率明显增加。预防、检测、控制这些疾病所产生的重大需求,必然会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和卫生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三高一长”(“三高”是指高投入、高风险、  相似文献   
38.
张瑶 《今日科苑》2007,(17):87-87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作为身体的组成成分,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但是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诱发脂肪肝。  相似文献   
39.
DHA和EPA的生理功能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DHA和EPA均为ω-3高碳不饱和脂肪酸,在健脑增智,防止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保护视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健康必要的脂肪酸。将DHA和EPA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动物饲料具有广泛的前景,但是要合理食用DHA,EPA,防止其氧化和过量。  相似文献   
40.
随着传染病逐渐被控制,恶性肿瘤——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增大。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达690万人,新发病率约为870万例:1999年患病例为3710万例,数字还在逐年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年度报告,1996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率的12%。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从卫生部疾控司获悉,目前我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40万。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地区及西部地区癌症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城市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很多癌症的高发地区都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