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77篇
综合类   2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性腺轴激素在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性腺轴激素在机能评定中的意义;同时分析了影响性腺轴激素变化的因素、有关这一研究中存在分歧的原因,以及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62.
从古代帝王到现代平民,谁都希望能长命百岁,并希望尽可能地预知自己寿命。殊不知,无论怎样高明的占卜预测术,都不如自己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悉心把握来得更准确更有效果,因为影响人寿命的因素就蕴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射箭运动员在冬训期间不同训练时期的血液内分泌指标和氨基酸的变化。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运动员血清睾酮(T)和皮质醇(C),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四种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r-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男运动员训练疲劳后血睾酮明显下降(P<0.01),与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时比较也降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员在运动疲劳期,皮质醇显著升高(P<0.01),而T/C比值显著下降(P<0.01)。女运动员在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血睾酮、T/C比值明显下降(P<0.05),皮质醇明显升高。中等强度训练时,男、女皮质醇较训练前期明显升高(P<0.05)。在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期和大强度训练期运动后1小时血浆中谷氨酸的血浆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在大强度训练期后明显下降,低于安静值。门冬氨酸在中等强度训练后血浆浓度也升高(P<0.05),在疲劳期则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安静值。在进行中等强度训练期和大强度训练期运动1小时后血浆中r-氨基丁酸、甘氨酸均上升,大强度训练期明显升高,与训练前期安静值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射箭运动员在长时...  相似文献   
64.
血睾酮/皮质醇比值与运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何斌  程钧  邱蕾  徐月 《体育科研》2001,22(1):33-35
关于运动对人体血液循环中睾酮、皮质醇的影响和生理机制的研究,一直处于探讨之中.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就运动对血睾酮、皮质醇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动负荷量,血睾酮、皮质醇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反向的利用血睾酮、皮质醇变化可以了解运动负荷量情况.近年来有人提出,生理条件下机体内血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观察短跑运动员比赛前后血清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100 m比赛前后专业组和业余组运动员血清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发现:100 m比赛前后专业组和业余组运动员血清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均较安静状态增高,但专业组的增高幅度较业余组低.表明: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运动员应激能力,减少应激损害,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冬训对男子优秀游泳运动员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7名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睾酮、皮质醇、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NKT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血清T在冬训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血清C在第2周显著高于调整期水平,随后逐渐下降,恢复1周时明显低于其他训练各周次(P<0.05),T/C比值在训练第3周、第4周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CD3 、CD4 、CD8 、CD4 /CD8 比值在冬训过程中变化不大;NK细胞在冬训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恢复1周时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5);NKT细胞在冬训期训练第2周开始出现持续显著性下降(P<0.01),恢复1周时虽有回升的迹象,但仍显著低于调整期水平(P<0.01)。结论:冬训对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内分泌和免疫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没有造成明显的免疫失衡和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67.
不同运动方式对唾液sIgA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95%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的功率自行车间歇运动和连续3天的30 min、75%VO2max强度持续运动,8名田径运动员进行3种急性运动(10 000 m跑、1节强化训练课和1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跑台运动),观察各种运动前后的唾液sIgA变化情况。结果:95%VO2max强度间歇运动后即刻唾液sIgA分泌率降低,3天连续运动后即刻的唾液sIgA分泌率逐渐下降,运动员强化训练课后唾液sIgA浓度降低。结果提示,大强度运动会降低唾液sIgA水平,长期耐力训练对黏膜免疫系统有累积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散手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血尿素、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监控散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后即刻CK值、BU值、T值和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集训前安静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但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值和BU值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值、BU值、T值和C值仍高于集训前安静时值,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次日晨恢复值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值、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训练.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益气活血药抗运动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采用三月龄小白鼠120只,以绞股蓝作对照,研究益气活血药对游泳时间、运动前后的血乳酸、睾酮、皮质醇的作用。结果表明:益气活血药小白鼠的游泳时间、运动前后的血乳酸、睾酮、皮质醇变化明显(P<0.01),具有显著差异性;中等剂量的益气活血药效果最佳;益气活血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可能是能加速乳酸的清除、增强实验小鼠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协调肾上腺系统和性腺系统,使之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摔跤运动员实战前后血睾酮(T)、游离睾酮(FT)和皮质醇(C)变化的情况,力求找到它们与训练负荷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对我省16名优秀摔跤运动员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小强度实战对它们的影响不明显;中等强度及中偏大强度的实践血睾酮、游离睾酮、皮质醇及其比值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