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断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这句话,我想每个中学生都能理解。那么何为“童心”呢?它是小孩子的幼稚想法,还是人类贪玩的个性?它对我们如今的写作又有什么帮助呢?初次的悸动李贽认为,童心需要百分之百“真”,杜绝一丝一毫“假”,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我们从幼儿起始,一天天长大,心也从童心一天天扩展。成熟是守住本真而变得更好,并非舍弃本真而顾此失彼。如果丢失童心,便会丢失真心;丢失真心,便不再是一个真人。  相似文献   
282.
当前学界有关唐一庵哲学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种形式”和“两大议题”。所谓“三种形式”,分别是指通论研究、专论研究和散论研究。这三种形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两大议题”展开:一是关于唐一庵的哲学思想与王阳明、湛甘泉两家关系的研究,二是针对唐一庵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讨真心”具体内涵的研究。总体而言,既有研究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唐一庵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渊源,但在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上仍有深化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