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8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是现阶段关注的热点。选取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1992—2012年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及制造业历史数据,构建VAR模型,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方法,探讨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联动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提升科技服务业与商务服务业水平是科学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2.
王丽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104-112
通过对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滞后期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一,不是单一的正效应或负效应。  相似文献   
63.
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育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人均GDP对其自身均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惯性。教育投入主要受到其自身的影响,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有显著影响,即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的正反馈效应。经济增长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也具有正反馈效应,教育投入亦对资本投入和居民消费具有溢出效应,经济和教育均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资本投入的增长。居民消费自身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惯性,而且居民消费通过"家庭-企业"间的资本流动对资本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亦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5.
桂霏  胡俊  李欣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10-15
城市偏向制度使政府在投资取向、财政分配、土地利用和其他政策的制定上均有利于城市,往往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有着不合理的城市倾斜,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本文根据1978—2009年的时序数据,对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两者之间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等,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6.
采用河南省1993~2009年出口额、FDI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河南省出口贸易、FDI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与GDP、FDI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贸易、FDI对河南省经济增长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总体上都是正向响应,但出口比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一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快出口、FDI增长以带动GDP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以1985-2010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当滞后期数为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专利产出之间互相影响效果显著.因此,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的规模,为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专利制度;加大“产学研”的创新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提高专利的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68.
李永  崔习刚  孟祥月 《预测》2013,32(1):7-11
热钱流向逆转对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依据VAR模型,以中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汇率预期水平、名义利差、物价水平、房地产价格对热钱流动影响显著,而经济增长率和股票价格指数影响相对较小,因而需要加强在敏感领域的调控力度,进而增强对热钱流动的调控管理.  相似文献   
69.
利用VAR模型、 Johansen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选取1985年至2018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度数据,验证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且长期效应(0.434 291)略大于短期效应(0.385 82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来自于其自身扰动及劳动力价格的扰动.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劳动力价格增长机制、供需协调一致、提高生产效率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
中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对1980年~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了相互冲击时各自的贡献率和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累积效应是负的,不利于其快速发展,而且这两个产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影响作用不显著,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影响;②短期内,三次产业经济对自身冲击的贡献率保持在94%以上,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③现阶段,我国在继续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关键是建立和完善能源需求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合适的价格保证中国能源需求,减弱能源对经济增长的“瓶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