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714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一位年轻班主任讲过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三名男生违纪,受到学校的通报批评,班主任很恼火,决定对三名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他把三名男生叫到办公室,一顿说教后提出要求:停课,写检查,检查要深刻到位,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小L和小X一看老师动怒了,很快就写出一份认  相似文献   
8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  相似文献   
83.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里的放手,就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思想作为一种学校实践。他认为,教学与科研不能分离;教师科研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同伴相互学习、反思、写教育日记;校长必须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对教师研究的启示和意义在于,学校应从教师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待科研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确立教研的主题;校长只有从科研上来领导教师,为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5.
前几天整理书橱时,无意间碰倒了一本书,捡起来时,看到了老舍先生写的《养花》一文。虽然很久以前看过这篇文章,但并无多深的印象,只是模糊记得老舍先生是一个爱劳动、爱花、爱生活之人。如今,我以班主任的身份再读这篇文章。在看到文章写的最后一段时,我由衷地感叹,班主任工作真的如养花一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有花有果。  相似文献   
86.
美丽的暗示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班上那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从他们刚进校门到现在,我已经陪他们走过了整整两年.孩子们的个子长高了,字漂亮了,懂得文明谦让了,爱上阅读书籍了,学会感恩了,很多孩子都有进步,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底总涌现难以名状的幸福,我感动着孩子们一点一点的长大,就像一个农人站在田边倾听庄稼拔节的律动.我也感动着自己的付出,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张维 《小学教学研究》2011,(11):108-109
教学语言是教师为准确、清晰地传达教材信息及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而采用的课堂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是靠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如果教师的语言精练,逻辑性强,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就会成倍提高。反之,教师的语言模糊不清,甚至混乱,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那么,学生只能是什么也听不懂或者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88.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情感和信念端正。"古诗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语言精炼,用词形象,有歌的甘醇,有情的回旋,有心的激荡,它的美无与伦比。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古诗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89.
<正>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仅凭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  相似文献   
90.
林卉 《现代语文》2011,(5):158-159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