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云丽  王林 《体育科学》2004,24(8):40-43
以不同鼠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跑台建立大鼠递增负荷的运动模型,探讨耐力训练对不同鼠龄大鼠血清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影响。结果认为。1.随年龄增加,大鼠血清T、LH和FS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说明,随年龄增加,大鼠性腺分泌功能可能出现下降。2.通过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促使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增加,血清LH和FSH水平增加,血清E2水平下降。说明适宜负荷运动训练可减缓大鼠随年龄增加发生的性腺分泌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缺氧可引起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这些反应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都可发现一系列的现象。缺氧引起的生理反应需要与信号传导系统的相互联系的氧感受器,并依次激活一系列的功能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 MHD 患者30例,依据血透前 hs-CRP 水平分为 hs-CRP 正常组和 hs-CRP 异常增高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监测血液透析前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SCr)的变化;并记录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用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1);30例 MHD 患者中 hs-CRP 升高18例,正常12例,血透后 hs-CRP 水平较血透前升高(P〈0.05)。血液透析前 hs-CRP 正常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均显著高于hs-CRP 增高组,而尿素氮、肌酐则较低(P〈0.05);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周使用量与红细胞压积的比值(Epo/Hct)均显著低于 hs-CRP 升高组(P〈0.01)。结论部分MHD 患者存在 hs-CRP 升高,提示存在炎症状态,炎症状态可致 MHD 患者 EPO 使用量增加,提示炎症状态导致 MHD 患者对 EPO 低反应性; hs-CRP 水平升高,同贫血、营养不良事件发生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目前对内分泌激素的研究日益增多,然而报道的大多是运动与性腺激素特别是与睾酮关系的研究,而有关垂体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开展较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目前存在的诸多研究成果,指出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就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住低训中EPO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EPO(erythropoietin,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密切关系。为确切了解EPO在高住低训中的变化规律,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和低住低训组,每组7人。高住低训组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低住低训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低氧暴露。两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就有升高变化,1天后出现高峰,这一高EPO水平一直维持到低压氧暴露结束。另外,对第2次低氧暴露完当天出低压氧仓即刻与常氧暴露10h后所测EPO结果的比较表明,常氧暴露后EPO呈下降趋势,说明间断性低氧暴露对EPO生成存在着慢性积累的过程。低住低训组的EPO水平一直比较平稳,说明常氧环境对EPO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孟志军  高炳宏  高欢 《体育科技》2012,33(2):75-80,85
目的:探讨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云南会泽(2210米)进行8周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前的第3天、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4天、第35天、第56天以及高原训练结束后的第14天、第28天等测试运动员的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的第2天EPO、RBC和Hgb分别提高了27.21%、6.04%和2.88%;在第56天分别提高了8.37%、10.63%(P<0.05)和4.72%;在高原训练结束后14天分别提高了21.92%、9.11%(P<0.05)和7.74%(P<0.05)。结果提示,8周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EPO和红细胞(RBC)等水平,但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常规的4-6周高原训练。而RBC和血红蛋白(Hgb)等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这可能跟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密切相关。而初次与多次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指标的变化上具有不同的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高原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7.
杨凤铎  李明 《林区教学》2013,(1):119-120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最早用来治疗遗传、癌症、慢性肾衰以及其他一些炎症引起的的贫血症,随着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机制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神经系统以及器官保护、心肌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发展的历史及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外源催产素对弥猴的月经周期和血清孕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皮下注射催产素可以缩短黄体期,但对血清孕酮含量无影响.为此本研究认为只有在有效产剂量长期刺激下才对黄体产生影响,且催产素对黄体的作用有一敏感期.对于上述推论及催产素是否直接作用于黄体或通过其它途径调节黄体功能,我们在局部试验及其它试验中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孟志军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10,31(4):75-78,93
高原和低氧训练已成为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其训练目的主要是提高氧运输和摄取能力。目前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训练中变化的报道较多,但在高原训练时间长短以及高原和低氧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影响异同等方面还没有报道。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专家进行访谈,对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促红细胞生成素研完进展加以综述,以便对高原和低氧训练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规律有更加深刻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低氧诱导因子-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介绍了HIF-1的概念及主要功能,HIF-1在高原训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有关HIF-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HIF-1在高原低氧训练中研究的意义和将来值得研究的方向。总结后认为:机体在低氧下运动时。HIF-1增加了VEGF、EPO基因的表达以及促进糖酵解的进行。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