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前学界对低氧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间关系十分关注。在海平面常用低氧训练方法使机体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其目的是提高运动员耐力,提高运动员机能能力,获得良好的训练比赛效果;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红蛋白合成,血液携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低氧和高原训练中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又讨论了检测滥用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2.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结果表明:EPO在高原缺氧,运动强度及环境迅速改变刺激下均可升高,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周。通过EPO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  相似文献   
33.
浅谈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科学掌握高原训练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式是提高高原训练效果的关键。本文主要就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EPO的副作用及目前对其进行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训练中监测自已的心率以确定自已的训练强度是否处于正常范围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实际上许多优秀耐力运动员把心率监测仪做为基本的训练辅助工具。但想象一下:一个优秀运动员每天晚上睡觉前带上心率监测仪并将其设置为警报状态以防止心率过低甚至完全停止搏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rhEPO和睾酮对低氧小鼠血清ASTase、ALTase、LDH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低压舱小鼠实验(0.42atm,22h/d, 6days),分别注射rhEPO(200u/kg·d)、宰酮(2.5 mg/d)、皮质醇(0.5 mg/d),检测血清酶活性、血清 EPO浓度和 Hct.结果rhEPO和睾酮不同程度地抑制低氧小鼠血清酶活性.结论rhEPO和睾酮对低氧动物肝功能具有不同程度地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一种探究女性月经周期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变化的活动。该活动可以将青春期教育作为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对青春期保健、激素调节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的调节,探讨其抗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脑缺血组(n=35)和全脑缺血EPO干预组(n=35),然后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6h、12h、24h、48h、72h、5d和7d七个亚组。采用改良的Pu刘lsineli 4-VO法制作全脑缺血大鼠模型。应用TUNEL染色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的神经元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存活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EPO干预组24h至7d亚组TUNEL阳性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50±0.73、3.14±0.88、5.78±1.03、7.78±1.79、10.34±1.82.与全脑缺血组相应时间点亚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缺血EPO干预组48h至5d亚组HIF-1α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1.26±0.02、20.28±2.03、3.33±0.04,与全脑缺血组相应时间点亚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缺血EPO干预组24h至5d亚组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2.21±1.04、16.34±4.02、24.33±3.03、30.52±5.04,与全脑缺血组相应时间点亚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脑缺血急性期,EPO抑制HIF-1α的表达而使存活素表达升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低氧运动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对大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及其在肾脏中EPO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高原训练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技术分别测定大鼠血清EPO浓度和肾脏EPO mRNA表达水平。结果:低氧应激后,大鼠血清EPO均显著性升高(p<0.05),大鼠肾脏EPO mRNA表达虽呈上升趋势,但只有急性低氧安静组、急性低氧运动组和急性低氧训练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而间歇低氧安静组和间歇低氧训练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低氧应激,血清EPO和肾脏EPO mRNA表达升高是机体自我保护机制之一,低氧训练能使血清E-PO升高,可能是低氧环境和运动缺氧共同刺激的结果;而低氧训练后EPO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可能是4000m海拔高度缺氧的刺激较强烈,对后续的表达造成反馈抑制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9.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被禁止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但是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区分内源性EPO和外源性EPO。运动员使用EPO后 ,会导致其一些血液参数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血液参数的检测 ,可以间接判定运动员是否使用了EPO。笔者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明确指明了EPO血液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并重点讨论了转铁蛋白受体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以及悉尼奥运会的EPO血检方法。  相似文献   
40.
EPO即促红细胞生成素,成年人主要由肾脏分泌,其作用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现在人们已能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即rhEPO,其作用和天然EPO一样,可提高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rhEPO的问世给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带来了挑战。因为rhEPO和天然EPO一样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目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某些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大剂量地使用rhEPO以达到提高成绩夺取金牌的目的,但大剂量的rhEPO注射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亵渎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