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哺乳动物排卵的过程包括:脑下垂体前叶分泌LH到体循环后,下丘脑脉冲性释放GnRH到垂体门脉系统.而LH峰介导了卵泡成熟、卵泡破裂和排出。哺乳动物根据引起下丘脑分泌GnRH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发性排卵(人、羊、牛、马和猪等)和诱发性排卵(兔、貂、猫和骆驼等)动物,这其中自发性排卵动物具有一定的发情周期。早期研究发现交配过程能促发羊驼和驼马的排卵.最新研究发现精液中存在一种促排卵因子(OIF),这有助于了解自发性和诱发性排卵动物排卵的机制。OIF能刺激LH分泌、排卵和黄体腺的发育,并且通过体循环而非局部通路发挥作用。OIF是一种能耐热和抗蛋白酶K消化的蛋白质分子(分子团为14kDa),它可能是一种蛋白复合体或者激素原的一部分。OIF发挥作用是和剂量相关的。OIF已被证实存在于骆驼、牛、马、猪和袋熊等动物中。OIF在自发性排卵动物中能介导初情期小鼠促排、能改变母牛卵泡渡的动态变化、能提升LH的释放(体外培养大鼠、小鼠、豚鼠、兔、驼马和牛的脑下垂体细胞)。  相似文献   
82.
高住低训时红细胞与EPO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红细胞等血象指标在高住低训中与EPO的变化关系,将14名男性大学生分为:1)高住低训组(living high training low group, HiLo组);2)高住安静组(living high control group, Hi-c组);每组7人.受试者每天低压低氧(2 500 m模拟高度)暴露12 h;HiLo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 000 m跑训练;Hi-c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HiLo组的血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球压积(hematocrit, Hct)即有所升高,第19 d后达到最高峰.Hi-c 组的变化与HiLo组基本相似,但高峰的出现在第28 d.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就有升高变化,11 d后出现高峰.这一高峰与间断性低氧暴露19 d后RBC、Hb、Hct的高峰有关.这表明间断性低氧暴露对EPO形成存在着慢性积累的过程,而红细胞的生成与释放对EPO存在量的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83.
EPO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滥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肽类激素,维持着血液中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Hb)的稳定状态,是红细胞的主要调控因子.重组人工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静脉注入血液与体内自然生成的EPO极为相似,能提高耐力运动员的VOmax和载氧量,从而增强运动能力.但滥用此药,会给身体正常的运动员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EPO倍受体育界各方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EPO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滥用进行综合阐述,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EPO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ture,CHF)伴贫血的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自2004.8~2005.8月间住院的重度CHF(心功能Ⅲ~Ⅳ级)伴贫血的患者,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注射及铁剂口服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客观指标上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死亡率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常规控制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PO抗贫血干预,可延缓重度CHF伴贫血患者的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5.
探讨回音必R孕康口服液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效果。将60例黄体功能不全的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孕康口服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治疗。根据基础体温、黄体期雌孕激素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两组效果无差异,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回音必孕康口服液用于黄体功能不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6.
例1红细胞的生成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控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于肾脏,可促进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机体缺氧时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性激素通过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而作用于造血过程.为了探究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黄体功能低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对照组(B)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阴道出血、腹痛、B超及血β-HCG值、孕酮值等指标的变化及平均黄体酮用药时间与用量。结果比较A组有效率92.1%,B组有效率85.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A组平均黄体酮用药时间10天,B组黄体酮平均用药时间17天,(P<0.05)有显著差异性。A组平均黄体酮用药量224mg,A组平均黄体酮用药量380mg(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所致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以减少黄体酮用量及时间。  相似文献   
88.
耿青青  石鸿儒 《体育科学》2004,24(5):29-31,41
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提高红细胞中2,3-磷酸甘油酸水平。为预防在高原上的过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免疫力,从运动免疫学角度,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9.
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低氧训练作为传统高原训练方法的补充,已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研究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使机体生理机能及分子水平产生适应,如血液的EPO、RBC、Hb和骨骼肌HIF、VEGF、肌红蛋白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等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暴露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效果,并从肾脏和血清EPO的变化探索低氧防治运动性贫血的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健康大鼠在6周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后3周和6周递增负荷运动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后3周在常压低氧环境下(14.5%O<,2>)分别采用每天1hr、2hr和(1+1)hr三种暴露方式进行刺激,实验结束后测试各组大鼠Hb、RBC和Hct等红细胞参数及肾脏、血清EPO含量,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6周递增负荷运动后3周进行间歇低氧暴露的预防各组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Hb均显著上升(P<0.05),而RBC和HCt除运动低氧暴露1hr预防组外,其它两组均显著增加(P<0.05);各组肾脏EPO显著性升高(p<0.05),而各组血清EPO虽有上升,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2)1hr、2hr和(1+1)hr三种低氧暴露方式均使运动性贫血大鼠的Hb、RBC和Hct均显著高于常氧恢复组(P<0.05,P<0.01);低氧暴露各组运动性贫血大鼠肾脏、血清EPO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常氧恢复组(P<0.05).结论:间歇低氧暴露能加速机体红细胞的生成,有助于防治运动性贫血,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间歇低氧暴露提高肾脏和血清EPO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