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254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0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柳宗元被贬谪之后创作了大量的咏竹诗及其他咏花、咏树、咏药的咏物诗,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其遭贬谪的苦闷和失意及对理想的不屈追求,并能进一步探究其贬谪心态与咏物诗之密切关系。柳宗元的咏物诗不仅渊源于其贬谪心态,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其贬谪心态,尤其是具有独特地理和深厚历史的楚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柳宗元及其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32.
柳宗元与马致远虽处不同时代,但却有着相似点。二人都曾热切期望建功立业,却都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碰壁,内心当然都会有理想难以实现之悲。怀才不遇都曾渴望在出世中寻求解脱,但二人的解脱结局却大不相同。文章主要从他们对愤懑的书写,对解脱的寻求及最终的不平与放旷三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33.
香港开阜初期,教育不发达,中文学塾是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香港的官办教育事业。中文学塾来源于香港私塾,后经政府资助改造成为公立教育。其发展经历了自由发展时期(1840—1847年)、政府资助时期(1847—1854年)和官办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1854—1859年)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中文学塾的改造,使香港教育步入近代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4.
从香港译名与内地译名差异看香港翻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 《海外英语》2011,(8):202-203
一直以来香港对一些英语名称的翻译和内地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了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文章搜集了两地在多个领域中使用的不同译名,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了香港译名的翻译特点,发现香港译名具有本土化、人性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地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目标语和翻译方法,另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5.
传统中国文化的"夷夏之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都具有多样性文化并存的内涵,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观念资源,依托于歌圩文化的现代刘三姐形象就具有了标识壮族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壮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36.
从各种文献考证可知,柳宗元在永州生活十年,其寓所共三处,前四年住河东龙兴寺,后六年住河西愚溪两岸,先住愚堂一年,后居草堂五个年头(实际四年整,元和十年正月奉诏赴长安),其中"愚堂"具体地址,笔者认为柳子街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7.
罗小芳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9-21,3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柳宗元柳州诗歌意象的认知结构,认为柳宗元柳州诗歌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柳宗元自身的贬谪经历和滞留柳州的生活有关。赴柳诗以路径图式为主,居柳诗则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交相而出;两种图式的结合方式,承载着柳宗元贬谪柳州时痛苦、绝望的心态。  相似文献   
38.
柳宗元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柳州地方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柳宗元文化资源可以采用仿古场景体验、历史故事展演、文化符号凝练和多样元素整合等方式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要处理好推陈与出新、故事与情感、符号与产权、合纵连横与集团发展、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9.
入学机会在香港虽早已普及,但这并不代表香港中小学教育是公平的。为了检视香港教育公平的实践,本文回顾了香港回归后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教育政策争议,从学童的性别、贫穷家庭子女、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少数族裔学童、新来港与跨境学童等几方面剖析了香港中小学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就探讨香港教育公平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柳下惠的形象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演变,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并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典范。这既有其历史原因,也体现了古人对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