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2254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宋洪迈历40余年完成的读书笔记《容斋随笔》,自问世以后获得上至皇帝、下至和士大夫的高度认可。文章考察了该书的写作过程与背景,系统梳理了洪迈对苏轼评价的全部材料,从褒苏、辩苏、责苏等方面分析了洪迈对苏轼的评价,认为洪迈在当时普遍推崇苏学的社会氛围与学术背景下,既充分肯定苏轼的卓越成就与历史地位,又客观指出苏轼创作和治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体现了应有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92.
开征物业税,面临着房地产价值如何有效评估的技术难题。香港差饷在评税技术、税收征管等诸多方面已日臻成熟,在香港保有环节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内地国情,借鉴香港差饷经验,对即将开征的物业税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红安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红安是董必武的出生地,也是他早期革命的地方,武汉中学是董必武从事新民主革命的起点;红安是黄麻起义爆发地、鄂豫皖苏区的摇篮和中心,武汉中学则是黄麻革命播火地和骨干分子培养地;红安是红安精神形成的中心地,但红安精神形成的起点要追溯到武汉中学。  相似文献   
994.
美国当代作家汤亭亭,在《引路人孙行者》中对当代美国文化现状做了深入的反思与批判。作者以爵士乐的即兴理念提领全书,通过主人公惠特曼.阿新融合"华""美"之长的"西行之旅",将美华文化的独特内涵与对当代文明出路的探索融为一体,向广大读者提出了以创新的社群文化改变美国战争思维的行动方向,展现了美国华裔作家以文学书写介入现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995.
在儒家崇礼贵德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论及德行与文章的主次问题时,常常将德行放在更高的地位,呈现为一种重德轻文的观念.但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提出了“文德皆本”和“德粗文精”的新观念.不但将文章提升到与德行同为君子之本的高度,并且以德行易见为粗,文体难识为精为依据,认为从事文章著述的“立言”较“立德”更有意义.葛洪的这种新的文德观及其论述,为中国古代士人摆脱立德、立功即对政治的依附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形成独立的社会人格,从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归隐著书的人生道路.葛洪的文德论上承汉魏,下开齐梁,在中古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6.
虹影作品的创作主题繁多,情感交织。其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在叙述个人经历的同时,更具女性成长主题的言说。小说主人公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了大饥荒时代的饥饿,更在无形的父权制压迫下受到外界他者的否定,所有的遭遇构成了虹影“失乐园”式的悲情成长过程。但是,虹影逃离家园,凭借自己的固执和倔强,超越了成长的局限,终获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997.
作为黄土画派中最独特的一员,刘大为的绘画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通过多种艺术形象符号,成功地塑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多重文化性格。具体讲,就是他通过骆驼和沙漠艺术符号,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负重文化人格;通过骏马与草原艺术符号,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由文化性格;通过牧民与牧场艺术符号,显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劳动文化性格;通过历史与现实艺术符号,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探索文化性格;通过英雄与回忆艺术符号,彰显出我们中华民族的革命性格。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重构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坚韧的荒原跋涉者"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998.
旅英华人女作家虹影是一位离散作家,离散的文化意义与虹影及其作品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关系。在她自传体的作品《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中,我们不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主人公六六在生命的第一个阶段从无父到寻父进而拒父的的身份的失落,更能从其第二个人生阶段的丧母和送葬的经历中,体会出虹影在多年离散之后理解母亲、从罪人到罪己的救赎心态。父亲是虹影苦难的根源,母亲是集苦难于一身的河流,虹影在间隔十年的两部主要作品中,是否能够穿过命运的河流,渡向光明的彼岸,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所在?本文从她的作品中求解这一答案。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刘文典整体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将其学术思想的主要观点概括为4个方面:①重视实证,“一字之微,徵及万卷”;②主张学术救国,研究应该经世致用;③主张中西学术互相沟通;④在学术发展上刘文典坚决支持“百家争鸣”.认为他的学术理念和学术实践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00.
建设地方文化特色数据库是提高和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图书馆履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事业职能的重要途径.当前,刘冯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尚存在完整性不足、标准化不足、后期更新停滞、缺少建库平台支持以及宣传推广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