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07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中国新女界杂志》是辛亥革命时期由留日女学生创办的一份重要的妇女刊物。它提出要改造旧女界,建设新女界,它的妇女解放思想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然其作为西方近代社会的教育模式,传播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仅造就出大量基督教信徒,也培养出掌握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因而它在绥远地区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军民关系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经历了一个对抗———联合———对抗的转换过程。义和团运动走向高涨之际乃是军民关系呈现微妙变化的起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此间直隶团民与清军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04.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新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五四”后新文化阵营的几次争论中,他以一个纯粹思想家的身份参与其中,有时甚至是争论的一方和主要代表人物。争论中显示了他的理性主义态度和自由主义立场。但“五四”风暴过后,随着《新青年》阵营的分裂,以争论为载体,新文化阵营也随之分裂。钱玄同与原属新文化阵营的共产党人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并因而成为他没有信仰马克思主义、加人中国共产党从而走上革命家的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而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和指责。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成了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所说的“《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中“高升”的一个。还有人认为五四风暴过后,钱玄同思想“僵化”了,“落伍”了,甚至“倒退”了,说他躲进了宁静的书斋,从而与革命者分道扬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五四”后,钱玄同思想并未僵化和倒退,而是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同新文化阵营产生争论和分歧的原因在于思想家和政治家不同的认识逻辑。  相似文献   
105.
辉煌的"南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岳自然存在的秀丽远不如她的社会存在、历史存在的辉煌,她积淀下几千年的历史人文,代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湖湘文化的起点在南岳,鼎盛期也在南岳.因此南岳文化内容比起湖湘文化来要宽得多。此外,她还有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文化、荆楚的俗文化等等。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南渡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岳文化是南岳旅游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6.
自 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 ,韩国独立运动一直得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支持。 1937年 7月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 ,临时政府西迁重庆 ,中国国民政府不仅帮助其组建光复军 ,而且积极协助其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但由于英美和前苏联在远东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中国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7.
为人们所乐于称道的沈从文作品中的风俗描写其实内部充满了矛盾与紧张。简要梳理进入抗战以后沈从文作品中风俗描写手法的变迁,可见在其背后所隐含的作者之“现代化”理念及城乡关系认知模式方面的诸多矛盾,这些矛盾显示了作者审美理想、社会理想与现实发展之间的种种冲突以及在“现代”观上的进退两难,并成为作者乡土小说创作中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尽管“五四”启蒙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其在运行过程中却危机重重,这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内部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救国强民与个性彰显的冲突以及情感与理性的碰撞两个方面。同时,由于这种悖逆性的存在,也给当时的文学创作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一些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9.
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后,都选择了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从而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场运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中国是被动的、消极的,日本则表现的积极、主动;中国所抱定的是“中体西用”的宗旨,而日本则采取“体用兼顾”的原则。日本迅速迈入强国之列,中国则日益衰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结局很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待和汲取比自己更先进的异域文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0.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爱国主义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别五个层次。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绝非仅仅是一般下层民众的爱国主义,统治阶级顽固守旧派默许乃至公开支持义和团“灭洋”,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心理基础。近代中国的“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扶清灭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学术救国,以及各种启蒙、维新和革命,都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类别和层次的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不同,各具其时代进步性、局限性与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