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707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58篇
综合类   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91.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的风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受到一部分学者的质疑。分别出于新启蒙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学者,围绕对"五四"的历史价值评判,各执一端,针锋相对地对20世纪中国的激进与保守两股文化思潮的历史功过进行了阐发。对"五四"的重评,包含了学术界诊断中国历史文化症结和引导当下文化走向的强烈诉求;体现了在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如何化解启蒙与保守、西化与民族化之间的间隔,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92.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凝练成“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精神。新时代,五四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以劳动和实践为两翼,借助网络平台,使大学生明五四精神之理、信五四精神之义、传五四精神之道。  相似文献   
93.
由于西进运动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给予参与其中的成员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平等的公民待遇以及更为丰厚的收入预期,这无疑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加速了传统学徒制的衰亡。从社会心理层面思考殖民地传统工场学徒制向学校形态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变迁的原因,可以避免单纯从政治、经济、法律等角度考虑问题时的偏颇和疏漏,使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因素从幕后走向前台,真正揭示制度变迁问题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4.
戊戌维新变法前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看到晚清政府准备推行教育改革,设计了系统的教育变革方案,并积极上书晚清政府.其设计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系统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其内容在迎合中国士大夫传统思想的同时,体现出近代教育的要求,其目的则在于获取中国新式教育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95.
五卅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码头工人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力和先锋之一;码头工人在各业工人中“给帝国主义的打击最大”;码头工人在运动中有始有终,是上海总工会的坚定支持者。码头工人的不足也限制了其革命的坚定性。  相似文献   
96.
甲午战败后,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在救亡和变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进行合作。张之洞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方针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由于在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合作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97.
20世纪2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一种新的女子职业——女招待在广州出现。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男女就业机会的冲突,广州女招待职业曾两度遭到政府明令禁止。这说明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要取得真正的男女平等,还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98.
以往围绕康有为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是否扮演领袖角色的争论存在两个盲点:一是狭隘地把维新变法运动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未予注意这场运动在思想启蒙和社会革新层面上的意义以及康有为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二是局限于从康有为的具体职务和政绩来分析他的影响和角色,未能看到这场运动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康有为已经学会了运用作为"第四种权力"的报刊媒体、建立政党性质的学会以及援引国际外交力量等现代政治斗争工具为自己的政治实践服务。这些新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走向,是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能够扮演领袖角色的重要助手。  相似文献   
99.
辛亥以前,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以《新世纪》和《天义报》为阵地鼓吹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进化学说,五四时期,在反思一战的基础上这一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0.
五卅惨案发生后,梁启超作为一介国士,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多次向政府和国人病陈沪案解决方略,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主张,然而非但没有引起政府和国人的重视,反而遭致许多误解。梁启超不以为悔,其拳拳爱国之心表现于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