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教育   4866篇
科学研究   562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806篇
综合类   488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6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图书馆事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家财政投入尚远远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下降,公共图书馆总支出和投入基数偏低,事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从保证公共图书馆事业公益性主体地位、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予以重视,并先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做起。图5。表6。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32.
关于建立网络中央知识库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图书馆与银行的比较和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 ,本文提出构建一个类似于国家图书馆和中央银行性质的网上中央知识库 ,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国家宏观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33.
政府电子信息存储中心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电子信息储存中心是保留与储存政府重要电子信息,实现政府电子信息处理的全程监控、在线自动捕捉与索引、迁移与处置证明等服务的重要信息机构。本文主要探讨了这种信息机构构建的必要性、可实现的功能、构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及搭建过程中设备、人员、资金等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34.
早期记者产生于外人所办报馆 ,孕育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之初就深受西方新闻观念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正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观念。同时 ,他们又受传统文化影响 ,难以摆脱传统观念影响 ,热衷科举 ,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排斥心理。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早期记者的职业认同危机、科举情结、文化认同危机 ,考察分析早期记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状况 ,以及其对新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论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设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有雄厚的信息资源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建设科学的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建设中要遵守用户至上、适合国情、共知共享和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体系的文献信息采购模式可采用补贴型与平台型结合的模式,其组织模式可采用高级理事会的模式。保障体系应注意处理好各类资源及其拥有与存取的关系问题。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36.
致力于优雅社会的新加坡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世伟 《图书馆杂志》2005,24(11):57-60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的体系、新馆建设以及近年来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国内外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概况。结合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网络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需要,在项目一期建设基础上选取部分指标建立了实际操作的评价体系,并制定了制度化的系统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38.
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对认识二战后美国的教育变革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研究者都视其为对"苏联卫星事件"的回应,是冷战时期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文献的重新发掘与分析,指出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这场教育改革不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此外,该法案立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是对联邦政府干预教育权限的再讨论;法案通过后,在宣誓政治忠诚和学术自由问题上也受到广泛批评。国家安全不能概括法案的全部,至于联邦政府如何干预教育,以法案为代表的每一次讨论本身就是答案。  相似文献   
39.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library instruction program provides training services to staff, clinicians, and researchers across NIH and several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operating divisions. The audience, training needs, and training topics are diverse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NIH library has developed several new services and class top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its NIH and HHS communities. Context, strategi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NIH library instruction program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40.
This article is the fourth in a series on New Directions.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s under pressure, challenged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whilst striving to improve standards and ensure decision making is underpinned by evidence. Health Education England is steering a new course for NHS library and knowledge services in England to ensure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evidence for all decision makers. Knowledge for Healthcare calls for service transformation, role redesign, greater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 meet user expectations, health libraries must achieve sustainable, affordable access to digital content. Traditional tasks will progressively become mechanised. Alongside supporting learners, NHS librarians and knowledge specialists will take a greater role as knowledge brokers, delivering business critical services. They will support the NHS workforce to signpost patients and the public to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There is a need for greater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through greater co‐operation and service mergers. Evaluation of service quality will focus more on outcomes, less on counting. These changes require an agile workforce, fit for the future. There is a bright future in which librarians’ expertise is used to mobilise evidence, manage and share knowledge, support patients, carers and families, optimise technology and social media and provide a keystone for improved patient care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