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198篇
综合类   3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应用无标度功能网络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对运动员、运动爱好者、普通人及学生的健康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员的专项运动决定运动员的健康;运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健康运动爱好者的健康,但促进罹患疾病运动爱好者的痊愈;无论是健康个体还是患者,运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运动个体的健康.得出运动通过人体活动的无标度网络决定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2.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冯连世 《体育科研》2003,24(3):49-54
系统总结了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目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评定方法,提出了开展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并对当前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2003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前8名决赛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我国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的长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问题,尤其是与第37届世锦赛跳马前8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几点积极建议,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及人格进行理论研究,是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也反映出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对竞技场上文明理念的呼声。运动员竞技表现所追求的应是一种“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和谐境界,也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人类本身才能为这个世界不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选拔参加残奥会国家队冬训及部分春训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就优秀残疾投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1.我国优秀残疾投掷运动员坚持多年运动训练的因素既有对项目的热爱、对自尊和社会尊重的要求,同时也受生活压力因素的影响。2.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强身健体的训练动机。3.男运动员更看重运动训练的内部回报,女运动员则看重训练的外部奖励。4.男运动员注意运动训练的长远回报,女运动员看重运动训练带来的眼前利益。5.男运动员渴望通过训练及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女运动员则更看重自我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对竞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一直是体育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现场现察、个案访谈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竞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概念、功能、特征和训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揭示竞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调控竞技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王智  丁雪琴 《体育科学》2004,24(9):32-35
研究探讨了帆船帆板和足球运动员情绪唤醒水平的生理监测指标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前额肌电值不能作为情绪唤醒水平变化的评价指标;手指皮肤导电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的情绪唤醒水平;手掌心温度和手指端血容可以作为帆船帆板运动员情绪唤醒水平的敏感性监测指标;心率值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帆船帆板和足球项目运动员的放松和兴奋两种情绪唤醒水平。  相似文献   
108.
CUBA参赛运动员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CUBA参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参赛运动员通过特招或免试方式被录入高校;多数参赛运动员对专业课学习感到吃力;参赛运动员年平均正式比赛次数不多,女运动员次数更少;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大学生缺乏沟通。  相似文献   
109.
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刘方琳  张力为 《体育科学》2004,24(11):37-44
对12位退役不久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试图通过了解运动员眼中的心理疲劳来积累研究素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心理疲劳的涵义和性质,并归纳有关的影响因素、表现及干预方法。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中学生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及其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跑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完善专项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必须重视以应为轴的摆动力量;以踝关节肌群为主的离心—向心收缩力量;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才能使短跑的力量训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