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49篇
综合类   8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为提高1 km扛圆木跑训练的科学性,采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部分联训学员训练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研究表明:1 km扛圆木跑是一项非常好的极限强度训练方式,其高强度的无氧训练不仅能提高学员的速度能力和速度储备,而且也能提高学员的抗乳酸能力,对于提高其负重奔袭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82.
从世锦赛探讨中国竞走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竞走运动是田径诸多项目中具有特殊要求的一种运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走的技术结构有严格的限定,在中国,竞走一直是重点的攻关项目。然而以往对其研究只局限于综述性、训练体会、技术分析等方面,对其发展态势的研究太少。本文试从世界锦标赛入手对其在奥林匹克中的发展,以及中国竞走运动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探讨,阐明:竞走运动的特殊性;由于其特殊性所产生的效应分析;中国竞走技术的独特性及合理性;中国竞走短距离项目的可塑性等并提出建议性的观点,以期中国竞走实现奥运攻关的成功。  相似文献   
483.
1991-1998年中外竞走运动发展的态势及其致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常规数理统计、灰色建模、比较分析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 ,对 1 991 -1 998年中、外竞走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 :1 995年底竞走定义的修改对世界竞走运动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而对中国高步频、小步幅的竞走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84.
通过对中国和意大利竞走运动员小周期训练特征及训练计划的比较分析,认为达米拉诺教练员的训练计划体现了明显的小周期特征;中国运动员在训练量上要低于意大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技术训练和能力训练、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竞走项目中,专项力量训练是核心,大运动量的有氧耐力训练是基础,周期理论与板块理论并不冲突,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5.
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全程的时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3届世界杯竞走赛的男、女20 km和男50 km竞走运动员比赛分段时间的研究,分析我国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差距,影响成绩的主要时间指标.这对于了解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况,以及和主要对手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等,为运动员改进技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掌控训练强度,检验训练效果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也可对继续构建和完善竞走的高水平训练平台以及今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6.
本文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杨明霞青少年时期的训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分析得出青少年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以及如何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打好技术基础训练,从训练的周期确立,训练手段的安排和主要训练方法的采用,总结出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和训练过程中有益的训练规律,为我国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7.
竞走比赛中三方关系与执裁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自己的执裁经历,就竞走比赛中如何确立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三方关系以及执裁原则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此来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