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1篇
教育   6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马拉松跑”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代表性运动,政府部门和中国田协连续出台多项措施推动马拉松赛事的科学化发展。“马拉松跑”已经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弘扬体育文化、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平台,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引擎,有效带动健身、休闲、娱乐、旅游和设施装备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产业效应不断增加。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等,对我国当前马拉松赛事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增长速度虽快,但由于缺乏科学化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人才,导致大量赛事之间盲目模仿,在赛事组织、赛事内容、赛事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特色和内涵缺失。建议通过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多样化的竞赛体系、提升马拉松赛事品牌质量、培育全面监管下的产业市场、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消解“同质化”问题给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实现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2.
运用体育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对国际田坛资讯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试图从历史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角度对亚洲女子马拉松竞技项目的发展和实力进行分析。本文对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过去7届奥运会上的表现(1984-2008),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近8年在五大赛(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柏林、伦敦)中的成绩以及1979—200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进入年度世界排名前10名和2001-201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在世界年度优秀成绩(即2小时30分以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取得一些启示,为中国女子马拉松成绩水平的提升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13.
我国女子马拉松备战伦敦奥运会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子马拉松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快发展,但对比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对我国女子马拉松竞技实力、未来发展等进行分析,明确我国该项目在最好成绩、竞技实力和综合排名等方面都处于相对滞后地位,指出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训练体系不够完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健康训练程度不够等是导致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女子马拉松发展动态及我国该项目发展具体情况,提出加强科研、训练、恢复一体化的机制,提高运动员健康训练的水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外交流力度等相关建议,为伦敦奥运会实现该项目的突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大型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的发展。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参与人数较多、比赛路程较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很好的介绍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且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潜力。本文通过对厦门马拉松赛事对厦门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解读;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以期马拉松赛对城市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其他城市成功举办马拉松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基于媒介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马拉松赛事和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研究认为,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主要为马拉松赛事管理体制、传播媒介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马拉松赛事竞技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公信度;马拉松赛事媒介传播的"市场定位"、马拉松赛事受众者的素养等。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以2015年浙江开化国家公园越野赛和宁波山地马拉松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两场赛事的现状和参与者进行研究,调查越野跑参与者的年龄、收入、学历、来源地等基本特征,并发现参与者开始训练时间和参赛经历等特点。研究认为,未来马拉松越野赛在赛事方面应加强赛道规划、项目设置、赛事难度、比赛日期、天气因素、医疗服务、救援力量。在服务方面应提高信息提供、赛事服务、志愿者服务。在赛事开发方面,丰富媒体宣传及公关活动,因地制宜,结合旅游、商贸,开发相关衍生产品,降低办赛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117.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女子马拉松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22项具体的评价指标;根据向专家咨询所提供的判断矩阵,求出各层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到了各项指标重要性的排序,结果表明:权重最大是运动员、教练员和经济类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对“业余选手为什么要跑马拉松”进行归因,以深化对马拉松这一项目以及对现代体育的功能、价值的理解.研究认为,业余选手之所以要跑马拉松,不能仅从简单易行、科技助力、媒体宣传、政企推广等外在方面去理解,马拉松项目特性及其带给参与者的独特体验才是根本原因,具体来讲,马拉松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是权力意志的体现,能够带给参与者以心理慰藉.现代体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人体验自主与潜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