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毽球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毽球在体育活动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对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这项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以促进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2.
毽球运动中的拦网技术既是防守技术,也是得分手段。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毽球的栏网技术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对拦网技术的分类和练习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应加大对拦网技术及相关战术的研究力度,并形成一套相关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3.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44.
江苏普通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振兴民族体育项目,促进江苏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尽快开设毽球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毽球运动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民族体育的融合,江苏高校开展这项运动具有良好的条件,在江苏普通高校开设毽球体育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专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高校毽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影响江苏高校毽球运动发展的人才不足、教材短缺、宣传不到位及招生体制等制约因素,并为毽球运动在江苏高校很好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毽球是一项新颖的竞赛项目,传球是组织进攻的桥梁。传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和进攻技术的效果,在比赛中一个队的进攻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传球技术有直接的关系。正脚背传球技术是毽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它的技术比较难掌握,在组织进攻中比脚内侧传球更具有个人攻击优势。文章通过正脚背传球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并阐述此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和练习方法,提出应加大对正脚背传球技术及相关战术的研究力度,并形成一套相关的理论及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7.
One of the dominant skills in badminton is the forehand overhead smash, which consists of 1/5 attacks during games. Empirical evidences show that one has to adjust the body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the coming shuttlecock to produce a powerful and accurate smash. Therefore, positioning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influencing smash quality. Unfortunately, a search of literature has shown that there is a dearth/lack of study on this fundamental aspect.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positioning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on smash quality in order to discover information that could help learn/acquire the skill. Using 3D motion capture and full-body biomechanical modelling, 14 skilled and 15 novice players were analysed.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body positioning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shuttlecock release angle and clearance height of the offensive player.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for training the positioning of beginners, one could conduct a self-selected comfort position towards a statically hanged shuttlecock and then step one foot back – a practical reference marker for learning. As one gains experience through repetitive training, improved limbs’ coordination would increase smash quality further. We hope our findings will benefit practitioners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training programmes for beginners.  相似文献   
48.
欧阳金花 《体育科技》2011,32(2):146-148
毽球具有经济节省、简单易学、趣味安全等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加之运动所需的场地要求小,没有人数以及性别的限制,组织方式灵活多变等,因此很容易在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对把毽球纳入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和讨论,目的在于引起各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重视,把这项传统毽球运动引进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中来。  相似文献   
49.
立足毽球课程已有的资源框架,分析了高校毽球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内涵。以晋中学院毽球课程资源开发探索为实例,进一步研究了高校毽球课程资源的基本途径,探讨了有效开发高校毽球资源的形式和手段,以期为高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50.
毽球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在人们对体育健身越来越重视的现阶段,毽球运动在我国各地区迅速普及起来。高校体育专业开设毽球课程也成为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一大趋势,但是很多高校由于缺乏经验或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毽球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存在明显不足。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对高校毽球课程资源的构建对策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