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98篇
科学研究   13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6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21.
文章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探讨建立相关规则保护高校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论述读者个人信息处理者、读者个人信息处理、读者隐私等相关法律概念,提出高校图书馆、读者、智慧图书馆服务供应商结成共同体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观点。高校图书馆应明确共同体多方主体的责任和行为规则。从图书馆官方媒体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声明、高校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界定、读者个人信息处理的告知同意规则、读者个人信息处理的目的限定和最小必要规则、读者个人信息处理其它规则等方面探讨保护高校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最后强调保护读者个人信息其实是在信息利用中加强保护,释放个人信息的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822.
个人信息保护是非价格竞争的重要维度,通过维护市场竞争来实现消费者福利的反垄断法不仅能在价值目标上涵盖个人信息保护,还能解决个人信息公私法保护上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反垄断分析框架提供理论证成。“个人信息—质量—消费者福利”的迂回保护路径,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在不突破现有理论框架基础上,引入质量分析方法,使其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和垄断协议三大领域有机结合。面对交叉问题的法律衔接,明确反垄断法在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中起补充而不是替代作用,在尊重法律分工的基础之上发挥反垄断法的特殊作用,以实现反垄断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23.
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综合吸纳了《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定义、处理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者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的规定,分别从处理规则、个人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义务、主管部门、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原则性规定,特别在禁止利用自动化决策“大数据杀熟”、加重大型互联网平台信息保护义务、严格个人信息跨境要求、禁止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和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要求,奠定了中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主基调,初步确立了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824.
单凌 《新闻爱好者》2023,(11):43-48
对于死亡、哀悼与社交媒体平台之间关系的探讨近年来逐渐增加。国内主要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纪念账号”,将逝者社交账号的可供性重新分配于数字哀悼实践,以此回应已故用户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纪念和情感需要。以“实践中的互构”为导向,探索数字平台与哀悼用户的动态协商过程,包括平台设计“纪念账号”的动机;不同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参与式文化催生出的可供性差异和平台方言;用户对消极可供性的反身性思考。纪念账号的物质稳定性将逝者社交账号从临时档案转化为“永生不朽”,使其重新成为社交关系网络中的活跃节点,由此激发了多元的记忆策展和情感分享体验,推动哀悼活动融入数字日常生活。这虽然削弱了死亡和哀悼的禁忌哀伤色彩,但也带来了必须应对的新问题。为了让数字化生存(死亡)更有品质和尊严,平台应不断将用户对新增功能及其局限性的回应纳入技术架构中,充分尊重个人信息自决权和哀悼社区的多元需求。  相似文献   
825.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成为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但现行的法律并未明确存在个人信息财产性利益的保护路径。学界尝试从人格权的商品化、财产权等途径保护此财产性利益,但这些方式都不可克服的缺陷且饱受争议。保护路径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个人信息财产权益法律属性的不确定性。《个人信息保护法》虽未完全明确个人信息财产权益的法律属性,但赋予了个人信息财产权益一定的排他效力与处分效力,初具财产权雏形,只是此权益包含在“框架性”的个人信息权益之中。基于个人信息与知识产权客体的相似性,以及为了更有利保护个人权益并满足信息产业的现实需求,应在此基础上独立确立财产权保护路径,同时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建设个人信息流转与保护机构,以此促进个人信息财产权益转化为经济收入,使法律权益在公众生活中落实。  相似文献   
826.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知情同意”的传统架构受到挑战,面临保护机制失效和全方位适法性的现实困境。基于大数据背景,完善我国档案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路径,必须进行科学立法,平衡产业发展需求与权益保护诉求;加强全过程监管,防范行政司法化;实施统分结合,形成监管机构专责化,最终构建形成系统性档案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827.
周钰婷  唐思慧 《浙江档案》2023,(9):32-33+36-38
口述历史项目通常以历史事件、口述者个人经历为主题展开,内容多涉及个人数据。作为英国口述历史领域最重要的慈善信托机构之一,英国国家生活故事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较为成熟。尤其在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施行后,该机构在法律依据适用、文本记录、敏感性审查、项目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这些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我国口述历史的采集方可通过制定归档豁免的实施细则或工作指南、与口述者签订访前访后协议、建立健全个人信息敏感性审查机制、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主体权责使口述历史中的个人数据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28.
829.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