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91篇
科学研究   14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酸与碱反应中溶液酸碱性变化涉及多种电解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过程动态、微观抽象,体系复杂等特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以"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醋酸中溶液酸碱性变化"作为研究对象,从反应的起点、反应过程中溶液显中性时、恰好完全反应时等"关键点"入手,就溶液中溶质及微观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展开分析,揭示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内在本质,帮助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就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考试周刊》2015,(75):144-145
本文以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1]选修模块第3章第4节"离子反应"的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中的物质含量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充分将数字化实验技术与高中学化学教学相结合,为课堂教学提供实时数据信息资源,并以图像形式直观展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3.
《兰台世界》2015,(8):2
<正>元旦,是清朝统治者最为重视的三大节日之一,另外两节为冬至、万寿(皇帝、太后的生日)。清朝沿袭以前历代王朝的惯制,举行元旦庆贺典礼,皇帝为主角,程序一个紧接一个,子正养心殿开笔,堂子祭天,坤宁宫祭神,奉天殿祭祖,慈宁宫向皇太后行礼,黎明时分太和殿朝贺、内廷后妃献礼等等。朝贺,也称大朝会,是清代朝会制度中最高级别的一种。元旦日(正月初一日)朝贺时,太和殿前设黄案,鸣钟鼓奏中和韶乐,在京王公大臣及外藩进贺表献贺礼、依品级高低先后按班次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元旦朝贺由黎明起会持续到辰时方能结束。与此同时盛京官员也进行元旦朝贺。  相似文献   
34.
德艺并构是西周古乐文化的核心,周代礼乐体系中的人文精神,由天命观反思引发的时代道德构建,都对西周古乐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使其带有中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5.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影响甚大的蒙学读物,700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其中隐含的"中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影响深远,对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孔子在整合梳理先前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和为审美尺度,以仁为审美思想的核心,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学思想。他用审美化的人生态度去实践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在诗、礼、乐的有机相融中实现他崇真、致善、尚美的价值取向。他的审美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37.
在碳中和视域下,森林资源固碳的生态服务功能凸显。在探讨碳中和目标下森林碳汇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森林碳汇在法律上物的内涵和森林碳汇权利准物权的法律性质,发现我国法律将森林资源定位为自然资源不仅阻碍森林资源再生,而且影响森林碳汇功能提升。在未来立法中,应将森林资源的法律定位由自然资源转向环境要素,注重森林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界定森林碳汇权利归属及权利界限,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让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蓬勃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38.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的碳排放有近九成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生活活动。作为碳排放主体与创新主体的企业,在享受国家、社会、人民给他们创造的财富的同时,也应担负起企业碳中和社会责任。河南省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省,在我国“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重点研究了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建设、碳中和措施分析、碳中和行动方案以及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9.
地理是渗透“双碳”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地理课程中渗透“双碳”教育是发挥地理课程综合育人价值,丰富“双碳”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效探索。文章解读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双碳”教育内容的内涵,并以“何以为家”主题为例,以理解我国的“双碳”目标和参与“双碳”行动为教学内容,进行了在地理课堂中渗透“双碳”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课程渗透“双碳”教育的建议:拓展渗透“双碳”教育的空间,使课程活动落到实处;丰富渗透“双碳”教育的“影响源”,使课程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提升渗透“双碳”教育的视野,使课程情境完整连续。  相似文献   
40.
以从北京冬奥会看碳中和为主线,整合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与北京冬奥会“双碳”行动等内容,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