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教育   12049篇
科学研究   5252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449篇
综合类   716篇
文化理论   276篇
信息传播   17874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1157篇
  2020年   1549篇
  2019年   1669篇
  2018年   950篇
  2017年   1608篇
  2016年   1674篇
  2015年   1502篇
  2014年   2460篇
  2013年   1962篇
  2012年   2430篇
  2011年   2559篇
  2010年   1967篇
  2009年   2039篇
  2008年   2267篇
  2007年   1680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319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707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技术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PCSICE是一个面向Internet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智能体技术、用户兴趣学习算法和基于使用的聚类算法 ,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系统在交互方式、自适应用户兴趣等方面的不足 ,满足人们在信息浏览时的个性化要求。该系统普遍适用于Internet、远程教育等分布式系统中的信息检索  相似文献   
92.
个性化Web搜索服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描述一个个性化搜索引擎的通用框架,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用户兴趣提取方法,指出个性化Web搜索是未来搜索引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3.
试论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及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关系,阐述了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深远意义;探究了图书馆用户教育在推动终身学习方面的现存障碍,陈述了终身学习在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介绍了基于Internet远程教学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对象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6.
<正> 近年来,我国的音像资料现代化管理有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以内部局域网络为主的管理模式,为丰富广播电视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所拥有的大量音像资料仅仅满足本单位工作需求,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使这些宝贵的音像资料转化为社会资源,实现共享,一直是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为音像资料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因为互联网所支持的多媒体文件格式使得文字、图片、音像等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料都能实现共享,这就使广播电视传媒真正成为跨越地域界限的音像资料使用者和提供者。  相似文献   
9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当今青少年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为促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必须对其进行网络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98.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介绍了我国数据库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存在的优势、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9.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张和网络应用需求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一代互联网,面临地址空间匮乏、移动性支持有限、网络安全漏洞多等诸多挑战,下一代网络应运而生。未来的某一天,当你打开冰箱,但冰箱出现警示话语,提醒你已经超重;你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有电话打入,互联网将主动把电视调成静音,通话后声音又将自动调回;2008年奥运会上,每一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传感器和摄像头,你可以自由选择不同角度的转播,当你戴上相关设备后,你还可以以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份感受比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可测量血压脉搏的腕表等终端,互联网可对老人或病…  相似文献   
100.
何龙 《当代传播》2001,(5):75-80
一、互联网来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迄今不用电脑,也不上网。当有人问及此事时,他说他不用电脑,只懂人脑;他不上网,因此免得“自投罗网”,成为“漏网之鱼”……这只是一种幽默说法。不管愿意不愿意、习惯不习惯,电脑、互联网还是以日行千里排山倒海之势来了。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也带来了“捆绑”的烦恼,它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几乎在所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用了“指尖上的信息”(Informationatyourfingertips)这个说法,十分形象地反映电脑时代的特征。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