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79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98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工匠精神意味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像对待工艺品一样精心打造自己的产品,对于产品的质量有严格的管控,编辑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和对产品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和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在全媒体时代,产品出版的周期缩短,编辑工作强度加大,编辑更需要在工作中强化工匠精神,提高职业技能,发扬奉献精神,正确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它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22.
全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编辑无论就内容范围来讲,还是就性质特点来讲,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传统新闻编辑如何做好角色定位与转型,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创新的关键。对此,本文结合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时代特点,针对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的困境,从组织者、全能者和把关者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3.
全媒体时代引发了媒体领域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舆论生态方面,众多传播者涌入舆论场,使舆论场愈发分化。在传播方式方面,新媒体形态和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重塑媒体格局,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元,从而引发新一轮更为激烈的竞争。面对新时代传媒格局,怎样才能提高网络宣传策划能力?从实践中我们梳理总结出时间、区位、产品、话题和渠道“五个变量”。从统计学观点讲,时间属于持续变量,其余四个属于离散变量。我们发现,在网络宣传策划案中,用四个离散变量去对接一个持续变量,交集越大,策划案越有价值。  相似文献   
24.
25.
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汲取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大数据报道与媒体融合,积极与央视对接,走出甘肃看甘肃,为受众传播了"两会"期间的内容信息。技术突破与全媒体的运用,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省级卫视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2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数字化传播为主要特点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全媒体阅读方式有着独特的价值。进行全媒体环境中儿童全息阅读的实践探究,利用全媒体优势,通过认识阅读载体,推进多元阅读,构建阅读社群来强化儿童的正向阅读体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也得到高速发展,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青睐,成为了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逐渐盖过了电视传播的趋势。伴随着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在社会大众群体中,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已经达到现场直播的级别,并且直播过程逼真、形象,越来越贴近社会大众的生活,社会大众可以及时获取信息,新媒体的到来极大了冲击了电视等传统媒体。当前,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不断创新现有业务形式,促使传播效率提升,助推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8.
29.
随着电台、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出现,报纸的生存空间遭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是否能够保持传统的媒体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相较于以往,我国的报纸的读者群有了一定的减少,但是其还保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基于这种状况,本文对全媒体时代报纸的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旨在使人们了解到报纸相对于其他媒体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报纸的生存空间的拓展展开了论述,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报纸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探讨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针对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革新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予以研究,希望能够以导向性的方式使得大学生教育工作得以优化与完善。本文从把握话语权的方向和内容着手,针对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对影响其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因素予以详尽叙述,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相应教育工作予以有价值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