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3篇
教育   115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欧土金 《语文知识》2003,(10):26-27
古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起首标志性词语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表示发议论。词有“夫、若夫、故夫、今夫、且夫、盖”等,可不译。①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欧阳修《五代史宦官传论》)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72.
悠悠华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经典文化:灿若星辰;文化瑰宝。熠熠生辉。高中语文教师,就是掘宝者的领路人。当代高中生的爱好以“网络游戏”、“虚拟世界对话”居多。多数人阅读“快餐文化”。爱好传统文化者如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73.
74.
75.
王在正 《学语文》2008,(3):29-30
高考古代汉语复习专题的原则目的是提升阅凄古文的能力。这里所渭的阅读能力,是指准确理解古文句、段、篇意义的能力,而古文翻译也正是全面检测阅渎能力的较好方法。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将古汉语字词句段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字词句段。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年来一般使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相似文献   
76.
任继愈先生以九十高龄,精进不已对他翻译的《老子》做了四次修订,最近《老子绎读》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印行。“绎”有注释、阐发、引伸的意义。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不论外文中译或古文今译都反映了译者的理解和学术水平。外文中译,这里不谈,只讲一下古文今译。《老  相似文献   
77.
韩愈、柳宗元等人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文学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理论主张,并以出色的创作成就引领文学革新走向成熟和兴盛,使得文赋在形式上突破骈赋、律赋的格式束缚,向着质朴化、散文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78.
傅山的书学思想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治伦理层面的,一是艺术技法层面的。就政治伦理层面而言:一是提出了"作字先作人"的观点;二是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观点。就艺术技法层面而言:一是推崇天然浑成的艺术审美境界;二是倡导取法篆、隶的崇古价值取向;三是重视书法实践中的法古。  相似文献   
79.
纸本怀恋     
张映芳  钟东 《图书馆学刊》2011,33(6):133-136
纸质文献孕育了中国丰富的治书之学。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如果抽取了纸质图书的时代,便成为空白,无以成立。读网时代,人们读书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整体而言,读网时代的人们欠缺了深思、细玩、体味。纸质图书给中国图书馆学所带来的人文情感,已经被时代冲洗得日趋淡漠。图书馆学人应当在纸书中重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学科根系。  相似文献   
80.
正板书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板书学专家王松泉曾指出:"板书教学的作用,在于它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津梁’。"这一连串的比喻,不仅生动地指出了板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