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企业对质量定义的认识将决定管理质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一些企业内部对质量理解不正确、不全面或者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工作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质量的定义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2.
张利文 《军事记者》2003,(10):26-27
与突发性事件报道相比,工作报道因为涉及的大多是问题观点、经验总结等抽象的东西,容易写成材料式、教条式、解释式,往往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如何增强工作报道的可读性与可信性,真正挖掘工作报道的独特作用并展现其独特魅力,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让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工作报道,让娓娓道来的故事代替板着面孔的说教,让亲近随和的平视心理代替高高在上的俯视心理,一句话,使新闻更具人情味,才能使部队工作报道更加贴近读者,实现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有“人”无“人”大相径庭无疑,新闻要通过事实来传播信息,但事是人做的,人和事有…  相似文献   
83.
语言测试能够对语言教学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结果也往往被当作唯一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测试的过程中,测试题目的设计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题型的选择不但能够给任课教师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情况有个很客观的认识和客观的态度.现今,在语言测试中常见的客观题型因其可信性、易操作等特点广受教师们的推崇.就客观测试题的特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4.
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情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现有的竞争情报研究大都关注如何从互联网中获取竞争情报,忽略了对Web竞争情报的可信性评价问题.传统的信息提供者通常要求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权威性不再是必须的前提.此外,互联网信息通常缺乏严格的审校,从而存在着大量的伪造、错误、篡改等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竞争情报的可信性问题,对于提高Web竞争情报的实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在Web信息可信性评价和竞争情报可信性评价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Web竞争情报的语义和实体表示结构,进而提出了一个Web竞争情报可信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从而为进一步建立实用的Web竞争情报获取系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基于区块链理念及相关技术,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可信性认证工作所涉及的审计内容信息入手,指出当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可信性认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据此提出一种增强数据安全性、提高自动化认证能力、节约保存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且适用于协作保存网络环境下海量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可信性认证模式。图1。参考文献32。  相似文献   
86.
《受活》被一些评论家誉为中国2003年文坛“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但这部用心灵写作的小说存在着主题灰暗、绝望,人物缺乏可信性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87.
信源可信性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意见领袖是社交媒体用户重要的参考群体。本文以社交媒体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意见领袖可信性的影响因子及其对用户行为意愿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声望、互动易近、信息质量、道德品质是影响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可信性的四个因子;意见领袖可信性四因子与用户搜索意愿、分享意愿、购买意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互动易近因子对三项用户行为意愿均有显著作用,而道德品质因子对三项用户行为意愿均无显著作用。本研究拓展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研究视野,对品牌有效开展意见领袖营销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8.
龚界文 《科学学研究》2004,22(4):366-370
关于科学可信性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科学的真理性与有用性都不是我们信赖科学的充分必要条件,它们只是构成科学可信性基础的因素。科学值得信赖的基础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这是约翰·齐曼《真科学》一书给我们的一个基本结论。我们信赖科学,是因为科学同时是真实的、有用的、合乎逻辑的、系统连贯的、精确的、为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对资金申请单位未审计资料与审计的财务报表进行超链接,为投资方提供更为客观、详实、可信的信息资料,对于评估资金申请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盈利潜力,甄别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减少对审计或未审计信息的错误分类以及降低不必要损失将产生一定影响。方法40名财经学院毕业生参与此项研完,平均分为两组(A、B组),分别对30个单位有关的财务信息按以下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即未审计和已审计财务报告的错误分类、信息来源的可信程度及单位的发展前景(赢利潜力)。结果使用网站联系者对信息分类错误的比例二组分别为29.1%和18.8%,对同上帮助信息分类错误的比例各为22.8%和15.7%,在书面材料的鉴别方面,二者对信息分类错误比例分别为19.2%和14.8%。在对资金申请单位信息可信性评估及盈利潜力判断方面,使用网上帮助提示系统对信息分类错误明显低于网站连接者;对资金申请单位盈利潜力评估方面,前者也明显低于后者。结论在有网站帮助提示情况下,应用网络超链接键够使用户了解到比书面报告更真实的单位业绩资料,增加对资金申请者的可信任程度,减少错误判断和资金流失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90.
针对软件可信性变化影响研究的不足,引入水波式、开花式和雪崩式等三种传播模式来研究软件可信性变化传播。将软件视作构件的组装,将软件可信性分解到各构件,重新定义了软件可信性;从构件内部、构件之间表征构件可信性的可信属性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视角,构建了软件可信性设计结构矩阵模型;分析了三种传播模式的特点和形成的内在原因,并通过对构件可信属性聚类和划分变化分组在软件可信性变化传播中的不同模式,对软件可信性变化传播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