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0358篇
科学研究   725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766篇
综合类   319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689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1189篇
  2013年   865篇
  2012年   1025篇
  2011年   1091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1078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谷泉 《网络传播》2006,(11):50-51
近期,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从网上向民间流传,这些谣言制造者借助网络传播发泄个人情绪,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网络谣言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公害。  相似文献   
92.
电视专题剪辑的技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不同类型专题节目的剪辑需要情景再现的专题节目,例如:《说法》节目,多数是按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来选择剪辑点。对于访谈性的专题节目,一般按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现场气氛来切换镜头。纪录片及纪实性专题片的剪辑要力求真实可信,尤其是长镜头拍摄时,剪辑要尽量保证镜头完整,避免剪得过细过碎。竞技体育类专题节目,由于动感较强,应选择动感强烈的地方作为切换点。2.镜头长度的选择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对画面信息量大的,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对画面构成…  相似文献   
93.
美国可乐在印度遭到抵制.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它实质上是印度国内逐步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一种反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当我们说传统文化的时候,这是个非常莫衷一是的、模糊的、相当泛化的概念。”梁晓声严肃而坦率,“作为个人,生活在当今中国,他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东西、怎样过年、唱什么歌曲,这个没有必要讨论。如果这不影响他文明起来,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95.
人生十乐 人生“十乐”,不但可愉悦精神,充实生活,豁达心胸,且可调节情绪,清静无比,增加体质,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96.
企业新闻报道工作是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鼓劲、加油、引导舆论、稳定职工思想情绪诸多方面的作用,是企业增强凝聚力、走向市场创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2003年5月9日,福建某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给当地一家新闻媒体的热线来电反映,其孩子所在的小学为了防治“非典”,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支体温计交给老师,以便每天测体温使用。  相似文献   
98.
网络那端的杀手传来一道选择题,以便让我测试了解自己的调情指数。做过之后很汗颜,本人基本属于“调情白痴”。杀手恶狠狠地讽刺我一顿后又电邮过来,主题是“优雅调情课堂”,并反复交代要像学习文件精神一样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99.
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鹏 《军事记者》2004,(7):48-49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  相似文献   
100.
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外借读者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影响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外借工作中读者心理的情绪因素、需求因素、违规因素、环境因素和图书馆馆员自身素质等因素,探讨了学生群体、务工群体、教学科研群体和离岗人员群体等读者的外借心理以及对外借行为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