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528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27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元栋 《新闻记者》2007,(10):81-82
《新闻记者》月刊今年第8期上发表了林帆先生《〈史记〉与"报告文学"》一文(下面简称"林文"),文章的大意是,通过《史记》与报告文学的类比,认为新闻(林文将新闻通讯视为"报告文学")的写作也可仿效《史记》,采用文学的笔法。我读后觉得文中的许多提法与意见,颇有商讨的必要,现在就来逐条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2.
53.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名作与魏巍的名字联在一起。名作问世,很快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指,半个多世纪以来,演变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称。魏巍的这部三千馀字的报告文学也因此成为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至今依然作为经典不断地重印。《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但收入语文课本,还译成多国文字发行国外。盲文出版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盲文读物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54.
55.
刘皓 《新体育》2007,(7):28-29
20多年前,一篇名为《扬眉剑出鞘》的报告文学让栾菊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从1984年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个人金牌的那一刻起,她就在中国的奥运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可栾菊杰偏不信,侨居加拿大多年的她再次出现在国内公众面前时,竟宣布将力争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而且是以运动员的身份。  相似文献   
56.
在我的阅读范围中,很难找到像张正隆的报告文学《大寨在人间》(原载《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6期)那样充满刚性和力度的动人心魄的文字。这样的作品倘若选人教材,或作为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它给予学生的,将不仅是思想的启迪和文学审美的感染力,它会激发你对历史、对生活,对生养我们的土地的敬畏感,并具有刷新和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这也是我常常将《大寨在人间》带进课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58.
文体的选择关乎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的倾向,也暗含着作者自我认同意识的归属。丁玲在延安早期创作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带有“类报告文学”特征。文体模糊性与人物塑造的矛盾性都构成了小说意义指向的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的是丁玲在“知识人”与“革命者”之间摇摆的自我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59.
报告文学不但要有人民性,更要有人类性。衡量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是否"弘扬主旋律",是否具有人民性,不在于题材和内容,而在于是否回应了人民期待。承载着人类共同的精神情感是人类性具体表现。报告文学的创作要站在世界发展的历史来观察,要站在人文关怀来思考,不断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民族特色中能蕴含世界性,现代艺术中也能蕴含世界性。人民性与人类性相互兼容是报告文学创作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0.
辰目 《传媒》2015,(15)
因为要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和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典礼,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邀请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在“强素质、作表率”主题读书讲坛上做了题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与思考》的特别演讲.他去年为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次国民公祭日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一书,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写作任务,他奔波于海内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包括诸多不为人知的各种文稿,访问了尽可能找得到的当事人和了解当事人的社会关系,利用每天凌晨4点到上午8点和晚上的空隙,整整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60余万字的书稿,一经问世,便轰动全国,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