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5790篇
科学研究   159篇
各国文化   39篇
体育   359篇
综合类   258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17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7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毛泽东把《红楼梦》当历史来读。他认为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就不了解社会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对《红楼梦》的评价相当高,曾多次强调《红楼梦》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这部书,并认为这是一部写得最好的中国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42.
王澄 《陕西档案》2002,(2):40-41
在延安艺座谈会60周年纪念前夕,我访问了现年89岁陕西唯一参加这次会议的胡采同志,根据他的谈话内容,我又翻阅了有关史料,整理出这篇章,作为学习和纪念。  相似文献   
43.
我们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和“5·31”讲话时,重温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指示、教诲,倍感亲切。同时、一种神圣感、责任感、使命感,驱使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守好阵地,尽职尽责,把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奉献给人民和社会。  相似文献   
44.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民主法制思想研究较多,而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更有一些人贬低甚至否定毛泽东的法制思想,认为他对法制的论述过于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理论,或者认为他重人治不重法治。事实上,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的法制思想。这些法制思想从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开始,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不能因为他晚年的错误而否定其法制思想的存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使中国尽快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些邮解可以用“强国富民”四个字加以概括。强国富民是毛泽东执着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47.
毛泽东主张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不失时宜地争取外部力量的支持,对美国和苏联等发达国家开放,允许许国的资本家到中国投资,发展经济。这些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8.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8,(10):49-50
毛泽东曾三次登上紫禁城,分别是1954年5月17日、19日和20日。他这三次登紫禁城都是在十分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既无警卫部队护卫,也无地方政府官员陪同。第一次,他进入神武门,由东坡道上神武门城楼,沿城墙向东行至东北角楼转向南,  相似文献   
49.
构建青年毛泽东研究特色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荟 《图书馆》2008,(3):104-105
依托毛泽东母校这一独特优势,构建青年毛泽东研究特色数据库,能有效提升自身特色与竞争力,推动毛泽东研究资源共享,为深化毛泽东研究提供宽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50.
面孔     
魏巍这样的作家有几个 据新华网,1951年4月11日,嵌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旋即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魏巍的名字也由此传遍全国。后来,《谁是最可爱的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今年8月24日,魏巍离开了人世。在新的文学创作时期,我们看不到魏巍式的创作了。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这或许就是一种作家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