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出版总署大力提倡学术著作的出版规范,严格标准,加强管理,无疑是一项正确举措,是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台阶。学术规范,其实是一种基本的专业要求和学术标准,贯穿在学术研究、教学、演讲和出版的全过程中。从立项开始,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制订编纂总则和各部类细则,讨论全书框架,  相似文献   
72.
清代翻译科与满蒙翻译人才的兴起——兼论翻译的政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满族在华夏大地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清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奉行首崇满洲与结盟蒙古的策略,因此对满蒙翻译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而清代实行的翻译科一方面成为满人的进身之阶,另一方面则为蒙古翻译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73.
李红 《现代出版》2005,(3):63-64
刚刚迈人金秋季节的北京,又张开友谊的双臂,喜迎五洲四海嘉朋,聚集于国际展览中心,共举第十二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作为新世纪标志性的学术化工程——清史纂修,自2002年8月启动之后,迅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强烈反响与殷切期望,大家都十分关注其目前的进展状况。为此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指派其下属的出版组参加了这次博览会,藉以向海内外学术界、图书出版界展示已出版的有关清史图书,并通报信息,加强交流。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成崇德教授也应邀到会,就清史编纂工程的进展状况与已出版的清史图书向媒体作了通报与介绍。  相似文献   
74.
贾宏图 《新闻传播》2007,(6):29-29,68
看着俊生同志《清史拾零》这厚厚的书稿,着实让我心中一震:一个地级报社的“掌门人”,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居然能够在清史研究领域里“陷”得这么深,而且沉醉时间这么久,专著部头又这么大,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75.
作为清史编纂工程组成部分之一的典志,目前在拟定的64个项目中,已有近60个获准立项,有47个项目按照合同规定提交了第一阶段成果——凡例、撰写大纲和试写稿。  相似文献   
76.
本单元知识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阶段。明清史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应把握以下几点:1.要把握明清总的时代特征。2.要特别注意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3.掌握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4.注意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及出现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77.
影视和书籍上的清宫戏、帝王戏说等等炒作让清朝历史的面目渐渐“失真”。已经启动的清史编纂工作,将还清朝历史以真面目  相似文献   
78.
旅见 《历史档案》2001,(1):126-128
《纂修四库全书档案》(以下简称《四库档案》)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人员经过多年搜集整理、精心点校,新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部大型档案汇编,曾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受到资助。该书出版后,很快受到清史学界的好评与重视。  相似文献   
79.
美国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和巴菲尔德突破以汉地为中心的传统史观,以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中国边疆问题,将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在中国边疆史的研究中,对边疆民族与汉族的交往、边疆社会的发展等问题等都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拉铁摩尔与巴菲尔德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一些认识存在一些偏颇。但他们的边疆史观在中西方中国边疆史研究中仍然占用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0.
承德素有清代第二政治中心之称,在整个清代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地位。本文以《清史诗画》为视角,展开清代行宫与御道创建和使用的历史画卷,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还原,既体现了作为一个王朝的背影的承德与政治理想的融合,又体现了《清史诗画》作为一部历史文献留给世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