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143篇
科学研究   55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1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2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1.
我国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我国互联网域名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了现行域名纠纷解决机制及调整大型体育赛事域名侵权纠纷存在的不足,并对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的域名保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事业性机构。《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为图书馆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即在下列情况下享有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图书馆等收藏有大量的作品,为了陈列或保存这些作品有时需要复制。不过这里的复制是有限制的,首先,复制的目的限于为了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而且陈列应是不出售门票的非营利性的陈列,供公众免费观赏;其次,图书馆等单位的复制只供陈列,不可供社会上其他人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李洁 《当代传播》2002,(2):42-44
提出的学理概念,泛指调整因新闻内容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③。我国的新闻侵权法是在总结十年动乱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了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以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禁止侮辱、诽谤和诬陷。这成为新闻侵权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讲,可按四个阶段考察我国新闻侵权法的形成与发展。1980年颁布(刑法》。该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要处以相应的刑罚。这是我国首次立法惩处诽谤侮辱,可谓新闻侵权法的滥筋。《民法通则》于1…  相似文献   
17.
编辑怎样使用新著作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著作权法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几经周折,在各界的关注下,终于在2001年10月27日诞生了.这是我国为迎接人世而修订完善的一部重要法律.虽然,我国在加入WTO的一系列多边和双边谈判中没有承诺完全开放出版业,特别是没有完全放开编辑出版环节的市场准入,但我们也可以从新旧著作权法的比较中看到出版业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而且保护是暂时的,开放是必然的,作为出版业主体的编辑人有必要认真研读新著作权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19.
李勇 《声屏世界》2003,(5):29-30
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作为舆论监督主体,频繁活跃在现代社会,在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对舆论监督主体行为、权利义务等提供专门的《新闻法》,使得新闻监督主体的行为性质介于“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之间,这种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得舆论监督行为与普通民众个人行为难以区别,其结果:新闻记者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权得不到落实,新闻侵权案件中,舆论监督者败诉容易胜诉难……,这种现实与现代社会新闻产业发展的态势,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