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4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8978篇
科学研究   2301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384篇
综合类   578篇
文化理论   227篇
信息传播   5173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610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672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1167篇
  2014年   1866篇
  2013年   1266篇
  2012年   1266篇
  2011年   1314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991.
数字化是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转型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重塑了教师的生活形态,构造出全新的教师数字化生存图景。在数字空间中,教师面临着实体符号化,主体意义被消解;自由时间与空间被挤压;人际关系交互的情感阻隔以及节点爆炸与信息茧房共存等困境。破除数字时代教师的生存困境,改进教师生存质量,需要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基于仪式链理论提高交互的有效性、建设证据库平台破解教师的数字焦虑以及构建凸显人文价值的数字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992.
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呈现出与技能转型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面向技能转型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技能结构从认知技能到非认知技能、从技术应用到技术驯化转型的时代语境。囿于职业教育课程与工作世界的二元分离、职业学校与雇主协同育人体系的缺失、人人拥有技能的包容性社会尚未建立等现实制约,职业教育陷入与技能转型脱嵌的不适困境。实现与技能转型共生,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世界的关联、建构职业学校与雇主协同育人的生态体系、打造人人参与的技能人才成长体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专业群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增强专业群资源调配的灵活性、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和内部治理的科学性。应用范式理论,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四个视角,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模型的构建逻辑,以期激发专业群的溢出效应,促进协同创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党的二十大提出,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既根植于强国复兴的历史情境,又具有面向世界的深刻含义。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世界教育强国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话语体系及战略行动框架,其主要经验包括: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科教融合,支撑社会经济高效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加快教育全球化布局,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5.
新工科和行业发展需求对传统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新技术为支持进行专业改造升级是必然趋势。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水利类专业提升改造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强调”:强调传统水利工程专业与技术新发展、行业新需求的融合;强调培养具有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智能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主要通过升级培养方案、改造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革新培养模式、加强特色课程教材建设、推进融合型师资建设与能力提升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996.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数字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导致了学校公共空间呈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并存的形态。理解数字化时代的学校公共空间,需要重新审视数字空间中的学校边界、课程及人。“互联网+学校”拓宽了学校公共空间,也凸显了学校的关系性。师生关系永远是学校的核心关系。在数字空间中划定学校边界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划定人是教师;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教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已由技术问题转向伦理问题;目前急需整体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能力;目前数字课程建设重点已从关注资源转向关注人。  相似文献   
997.
当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暴露了传统留学生教育系统的脆弱性,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国际共识。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到留学生教育各个层面,推动留学生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形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良好教育生态的过程,包括应用、融合、全数字化三个阶段。总结世界各国推进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经验,呈现出重视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数字基建均衡发展、强调教师数字素养整体提升、支持多元协同治理和国际合作等特征。然而我国在技术、人员和文化转型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阻碍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因此,我国应从顶层设计、数字基建、教师培训和数字化治理等方面谋划发展,提出适宜本土的留学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方略。  相似文献   
998.
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意识形态的数字化,用数字化的新视野栖身于全球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中。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实践过程中,技术、范式和师生素养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现实迷思。本研究通过分析梳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以数字文化空间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为出发点,界定高等教育数字文化空间的概念和特征,进而设计高等教育数字文化空间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文化实践的物理空间、文化思辨的个人空间和文化创生的虚拟空间,同时,从打通数字通道、共享数字资源、创建数字环境和发展数字素养四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数字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9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影子教育”兴起并迅速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萌芽发轫阶段、繁荣发展阶段、无序扩张阶段、治理转型阶段。基于我国“影子教育”发展和治理的基本现状,并结合国外治理经验与教训,预测我国“影子教育”发展规范治理将呈现常态化、系统化、适切化、协同化、制度化五个趋势。为了推进我国“影子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可采用如下六个转型对策:着力发展素质教育,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咨询督导服务,辅助学生生涯规划;积极推广家庭教育,开展家长教育培训;助力学校课后服务,协助举办教育活动;布局成人职业教育,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助力社区教育发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依托数智教育大力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智治理体系,以此撬动教育高质量全域优质发展。在坚持面向全体、落实“全面合格”+“鼓励优秀”教育、保障全程生长的理念指引下,西湖区通过系统构建“1+3+N”治理体系、聚力创生“齐抓共管”治理机制、全力打造优质美好治理生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智慧数据与管理融合、智能分析与温度融合,促进了区域教育由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