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至上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技术至上主义造成竞技体育主体与客体的错置、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道德责任的消解以及技术专制的出现等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12.
四月七日一十日,来自全省43所高等学校的60多名代表,在商丘师专举行了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四次学术年会会议得到商丘地委、行署的大力支持,省教委科研外事处孙顺霖处长、中共商丘地委宣传部张龙之部长、商丘行署李孝友副专员及商丘师专王振业校长、王瑞雨副书记、赵德润副校长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并讲了话。河南省社联、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长陈浩、原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及湖北、江苏、陕西等省部分高校学报编辑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课堂教学,必须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加以运用,课堂教学也因此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以往沉闷的学习生活得到改变,在学习中“如虎添翼”。在现代网络教学中,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甄选信息”“查找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师院校比较文学课程建设遭遇的瓶颈问题主要有:学科定位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适用的教材、教学方法单一、有效的评价体系欠缺等.导致瓶颈问题出现的根源主要有: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复杂性、高校课程设置策略的缺失、教材编写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的研讨不够、没有组建好必要的教师梯队等.解决瓶颈问题需要重新进行课程定位、改进教学方式、多渠道调配师资、编写体现"师范性"要求的教材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刘象愚对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思考存在缺失。他提出的新定义趋于保守,不符合也无助于比较文学今后的发展。国内学界对跨越性的辨析、争论,也忽视了比较文学需要在动态跨越中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一在国民的精神结构中,审美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市民的审美情绪,并非指每一个近代市民个体所表现出的形形色色的审美意识,而是把市民这个社会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从最一般、最普遍的现象出发,考察他们在对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进行审美观照时,具备怎样的社会心理特征和心理形态。  相似文献   
17.
市民,做为一个社会阶层而言,其成份结构历来是十分混杂的。从广义上讲,似乎应包涵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但在阶级社会中,尤其在剧烈动荡的近代中国,生活在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和别的具有独特政治经济利益的阶级,显然又不应属于市民的范畴。本文对近代市民的概念表述是:有别于官僚,近代工商业者、近代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下层之人。诸如各种商贩匠人,车轿力夫,仆役娼妓等、皆属此类。中国的市民,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卑贱者,起码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是如此。他们在政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科学报的管理工作包括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两个方面.所谓微观管理,是指对学报编辑部自身和刊物内容等方面的管理;所谓宏观管理,则是把学报编辑工作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整体观照中,充分发挥学报的作用.根据上述界定,高校文科学报的管理工作应该体现以下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或许正因计算机及网络通讯的重要,故而在国家课程编撰时,将它纳入到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并赋予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尽管国家层而如此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两个我们不愿看到的极端:一方面我们的计算机教学过于严谨,使得学生在难以理解的世界里失去信心;一方面我们的计算机教学又过于松散,让不少学生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制约我国体教结合的瓶颈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一些成功经验和国内基本国情,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体教结合"发展策略,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