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4167篇
科学研究   580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208篇
综合类   333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72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725篇
  2014年   1591篇
  2013年   1400篇
  2012年   1478篇
  2011年   1661篇
  2010年   1214篇
  2009年   962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893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51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同义句式的类型1.由于汉语本身不规范而形成的同义句式。如“难免(要)”与“难免不”、“差点”与“差点没”、“(除)非……才……”与“(除)非……不……”、“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等,意思对等,多可互换。甚至“战胜”与“战败”、“揍你”与“不揍你”等,有时也没什么两样,试比较:“甲班战胜/战败乙班”“再淘气,看我揍/不揍你”。2.由于调整句序或换用词语而形成的同义句式。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为刀俎,  相似文献   
2.
李明卿 《学语文》2005,(1):83-86
属于鉴赏评价题,能力层级为E。要从作品中概括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性格、意义的成功之处以及刻画人物、表达主旨在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招数、特点。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6,(1):I0005-I0005
“学习!”一听到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很烦?一听到“学习” 两个字,你是不是就头嗡嗡响,心怦怦跳呢?可是在你生活中少不 了几遍这样的声音。哪怕你大学毕业了,工作了,还要参加学习, 有的同学说:“越是让我学习我就越讨厌学习,难道大人不知道? 为什么每天一睁开眼睛就不停地催我学习?你帮我劝劝整天跟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细胞”,并列举了一些实际的例子来介绍具体对孩子的训练过程,从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低年级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它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语言发展规律,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分阶段向学生提出了要求,旨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充分体现语的“工具性”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世纪大灾难,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国内人民还是海外侨胞,都以捐款、捐物、献血等形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爱心是照亮世界、驱走苦难最强大的力量.在各类关于捐款的报道中,一些残障人士,甚至乞讨为生的人都倾其所有为灾区捐款.可是,也同时出现了一些与主流极不协调的现象,如中国房地产大亨们在全国各行业捐款中的额度仅为5%(5月14日资料)左右,大大落后于其他行业.  相似文献   
9.
何荣德 《青年记者》2004,(10):17-18
“喊出自己的声音”,需要见识,需要勇气。这份见识和勇气,更多的不是靠讲理论、喊口号,比如应该如何、要如何,而是与民同髓的血缘,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深情,对土地和历史的忠诚,使你不得不如此,不能不如此。  相似文献   
10.
短信情缘     
唐聪 《湖北档案》2004,(5):34-34
手机,一种快捷现代生活方式的最好诠释,有人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人说它使人心变得更加冷漠、虚伪。当冯晓刚的《手机》引起人们的婚姻恐慌时,我和我的老公正享受着手机带来的无穷乐趣。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与现在的老公是恋人关系,他在县城东边一个乡镇的派出所,我在县城西边的一个乡镇的党政办,东西交通不便,加之工作忙,一个月见不着两次面。为了方便联系,他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图节省我买了个小灵通。每天一两次通话使我的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