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引言在湖南的一些方言中,名词的复数标记可以附着在动词性成分后面,表示事件连类,如常德话、桃源话、澧县话、临澧话(以上属于西南官话常澧片)、南县话、洞口话(以上属于湘语长益片)等。本文以常德话为研究对象,分析名词复数后缀俺[.an]用在动词性成分后表示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汉语中集合名词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本文的事实表明,一部分集合名词可以受个体量词修饰,甚至其中的"可分集合名词"也可以用"一+个体量词"来计数,据此可以对汉语集合名词进行再分类: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与不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这也反映了汉语集合名词的一个语法特点。集合名词的这个特点,在汉语本体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
“着”表持续义,把“着”的意义概括为“进行”不恰当;“着”的“持续”义有动态的持续和状态的持续之分,在许多场合它们是对立的;“着”的“持续”义在语用中主要体现出一种描写性或描摹性,“着1”和“着2”分别有各自的描写功能。  相似文献   
4.
5.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散文。文章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而这幅图画的描述得力于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仅就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来说就有近二十处,其中AABB式形容词有六处: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③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④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  相似文献   
6.
论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流行语的特征中可以看出流行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语义的不确定。丰富的细节义是流行语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流行语在流行中有丰富的细节义,这些丰富的细节义会被沉淀下来,从而使流行语成为一般词汇。  相似文献   
7.
再说“酷”     
丁加勇 《语文知识》2000,(12):26-28
汉语中词语的流行真快。前几年还流行说“爽”,近两年却流行说“酷”了。记得牛群和冯巩在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说的相声《老板和老板儿》,有一句“坐车的感觉真爽!爽!”其中的“爽”字给人印象颇深,让人叫好。这个相声还没有用“酷”,因为当时“酷”还没有流行开来。时过一两年,二人在1999年的相声作品  相似文献   
8.
一、报刊中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 笔者最近在阅读报刊时发现,许多报刊往往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比如《人民日报》等一些权威报刊有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9.
在对“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这种结构中含有一些理想认知模型(ICM).利用理想认知模型(ICM),可以很好地理解“程度副词+指人名词”结构.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末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