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否意味着降低生物“知识教学”的要求呢?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我们要对生物《课程标准》进行全面分析,对“知识教学”进行再认识。一、生物《课程标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知识方面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堂讨论要告别"浮华",走向真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作为“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生物课堂讨论教学,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肓目跟风,追求时髦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讨论教学中有“形”无“实”、有“量”无“质”、有“行”无“序”、以“假”乱“真”等现象时有发生,使讨论教学在对传统的反叛中孳生许多“浮华”。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国家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处于课改实验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新教材,这事关课改的成败。抱着一颗过于尊敬之心,机械地照搬新教材,显然背离了新课程理念。再者,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编制者自身等因素的限制,教材的滞后性、局限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以一节高三生物学专题复习课为切入点,浅析“情景创设”在专题复习中的应用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丰的教育教学方式是肖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何组织好生物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一节课堂教学为例,谈谈“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及思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作为首批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山东、广东、宁夏和海南四省区,迎来了首次新课程高考;作为新旧课程间的平稳过渡,江苏高考生物学试卷已与大家见面。纵观今年高考各类试卷,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试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这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仅以2007年部分高考试题为例,谈谈高中生物学课程基本理念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2010年底,江苏省初中生物创新优质课评选活动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27名参赛选手向观众展示了娴熟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授课者倾情演绎,学生积极互动,听课人频发赞许,处处闪现创新的火花。现奉上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第十六章第二节"动物的行为"课例一节,以飨读者。1课堂实录及简评  相似文献   
8.
走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正持续、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在许多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之一:授课时间越短越好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有些人从传统的“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课堂授课时间越短越好。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授课时间提出了明确的限制,有人甚至提出课堂授课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的观点,某校就曾因倡导短授课时间而引来无数的参观学习者。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展示在“减数分裂”一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种物质或结构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初,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课堂教学三要素间的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何选择与构建科学的学习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此乃"渠清来自活水之源,花繁开自壮枝之本".新的课程理念是以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统领内容标准,而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编制者自身等因素的限制,生物新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在利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价值与魅力,优化组合,改造与创新.下面就自己的体会,谈谈生物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