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急忙忙地讲课、做练习、讲练习.课时压缩得很紧,两节课后再赶另一篇课文。以某教师上《长亭送别》为例.知识整理40分钟,做练习30分钟.只有一节多点的课是真正来学这篇文章的。为什么不能把三堂课完完整整交给《长亭送别》.看看戏曲.听听京剧、昆曲、黄梅戏的不同唱腔,补充点梅兰芳.余秋雨,马兰、甚至李玉刚7而赏读完《长亭送别》之后,”西厢”之旅才刚刚开始啊!金圣叹的点评、林语堂的赞叹、李存葆对《西厢记》的现代解读……一切的一切多么美好.多么深沉。可是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了许多文学作品.记得的很少.熟悉的很少,更遑论热爱了。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小说阅读的“惯例”,有助于学生形成新的观点、产生新的感悟。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从整体分析、设定目标和创设任务三个角度,探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以此帮助学生重塑小说阅读观念,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解读小说的内涵,进而加强小说阅读深度和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丁瑛 《文教资料》2007,(23):180-18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本文承认并肯定这一思想,尝试改革已有的高中语文作业教学的手段、模式,从内部自主作业能力培养和外部作业内容组织及教育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来建构高中语文自主作业设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