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细看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27题,笔者认为该题答案对史料的解读不准确,值得商榷。试题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得以步入现代化的道路。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至19世纪前期,法国、美国、德意志的几个邦国等,依靠从英国引进机器,也开始了丁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织布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一直到1929年秋天,其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但这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柯立芝繁荣”的表象下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在他的竞选演说中曾对人民许诺,保证“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的这一天,美国金…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历史》必修3《启蒙运动》一课对卢梭的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其中提到: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但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的叙述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就此问题发表拙见,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江西卷)历史试题相对于2005年高考试题而言,试题的难度有所增加,设问及答题的思维要求也有所增加,这样,给考生提出的要求也就增加了。下面结合笔者所了解的考生综合题答题的状况,就答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2007年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6.
1775年至1783年北美人民赢得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战争的胜利,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扩张道路,其外交战略总体上是从谋求区域霸权到谋求世界霸权。独立后至一战,美国的外交战略是谋求西半球即美洲的霸权,拓展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和势力,向谋求世界霸权迈进。  相似文献   
7.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试题在结构、分值及出题形式上与2004年基本保持一致,在试题难度上注意了易、中、难程度的设问合理搭配。历史学科的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大部分内容,其中古代史占24分(全部为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占40分(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20分);世界近现代史占36分(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32分)。分值分配比较合理,突出了中国与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第九课第41页有一幅插图,图下注释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这幅插图不可能是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出发的时间是在1872年8月11日,留学幼童有蔡绍基、钟文耀、詹天佑等30人,由监  相似文献   
9.
2007年江西省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试题在结构、分值及出题形式与2006年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有二个很明显的变化:一是选择题以题组方式出题明显减少,历史以题组出现的仅一个,其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历史主观题均为材料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材料题不仅增加了试题的信息量,提高了试题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还加强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针对考生这类题的得分都很不理想的情况,我们结合所了解的考生答题状况,就答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2008年高考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