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昭示:世界人类的文化和文学是由东方影响西方的。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学的摇篮,而希腊罗马文学的繁荣又接受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安市晨炼活动站4240人的抽样调查及剖析有代表性的晨炼手段,为晨炼活动内容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数据,并对晨炼活动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四点建议,旨在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为大众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只明确规定了未经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标的内容,却未规定非奥标权利人出于非商业目的合理使用奥标的标准,这势必会造成奥标保护和非奥标权利人需求之间的矛盾。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既往相比奥标的推广力度变得更大,途径也更加多元,因此明确非奥标权利人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奥标变得十分重要。通过考察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历届奥运主办国关于奥标保护的相关立法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对奥标严格保护的同时也允许非奥标权利人在合理范围自由使用奥标并且为之设定了具体标准。借鉴域外立法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将《奥林匹克宪章》最新规定转化为国内法,灵活运用《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规定,明确划定奥标合理使用的类型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教材对“三角”的压缩及要求的降低,学生熟练应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解决问题的障碍越来越多.对如何利用其解题是应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良好的照顾,就是让孩子多吃多穿,至于身体锻炼则是可有可无的。结果,儿童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父母们无不抱怨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而日本人对儿童的身体锻炼却极为注重,日本幼儿教育界曾提出过一个口号,即“培养不生病的孩子”,可见日本人对儿童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很显然,中日两国成人在儿童养育方面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中国人看来,让幼小的婴儿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群体互动-自主建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和主线,以"群体互动-自主建构"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能力为目的的课堂生活德育模式.其数学教学着力点有导学、自学、答疑、考试、评价、奖励,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于"群体互动-自主建构"中.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教学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以此来指导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智力的开发陈海鸿亓俊雅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教学课程计划和大纲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对党信仰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试图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以寻求我国大学生党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党信仰对大学生吸引力的途径,构建“三位一体”党信仰培育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