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体育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清朝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过去有人评论他是个“太平管治”皇帝,实际上,道光朝一直没有“太平”过。在此期间不仅爆发了鸦片战争,而且,从国内来讲,此时清王朝已由“极盛”走向衰败,封建制度更加腐朽,各种天灾从未间断,再加上吏治败坏等原因,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饥民成群。道光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虽然采取了澄清吏治、赈济灾民等等办法,但都无济于事。三十年间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连年不断。参加反抗的群众不仅有汉族,而且有藏、彝、瑶、回、苗、黎等少数民族。反抗斗争遍及从西南、西北边疆到东南沿海和中原的广大地区,整个社会都在剧烈动荡。  相似文献   
2.
八国联军暴行简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过程中,在中国的土地上焚毁奸淫,屠戮抢掠,暴行不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现将八国联军的暴行简辑如下: 1900年,英、俄、德、日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军联合侵入我国,进行疯狂的烧杀。侵略军在向津、京侵  相似文献   
3.
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四日(1842年3月15日)浙江慈溪的大宝山战斗,是鸦片战争时期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定海闻英人言,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自是不敢深入云".这次战斗的直接指挥者,是清王朝金华协副将朱贵.在这次战斗中,朱贵与子同死疆场.朱贵及其所率领的爱国官兵在大宝山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气慨,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怀念.时人将朱贵父子与牺牲在沙角战斗中的陈连升父子同视为楷模而颂扬,并以他们为榜样,间接地斥责了那些不敢抵抗外敌的清朝腐败官吏:"生能杀贼死殊伦,父子同捐八尺身.二百年来教忠孝,可怜今日祗朱陈."  相似文献   
4.
光绪十一年初旬(1885年3月)的浙江镇海口战斗,是中法战争时期中国陆海军配合、多次击退法舰、取得"有胜无败"的一次重要战斗,清军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督率四统领,在四营务处配合下,筹措战备,亲临前敌,指挥全局,功居首位,是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又一名爱国将领.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中法战  相似文献   
5.
1856年英国制造了“亚罗”号事件。随之,法国也以“马神父事件”为由,和英国共同行动,组成英法联军,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要求进广州城为借口,对我国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6.
元史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5月9日至14日在江西九江市召开.来自北京、南京、上海、天津、内蒙等十几个省市的76名元史研究工作者及报刊编辑向大会提交了论文48篇.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150年前,英国派出远征军发动了侵略我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对英军侵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鸦片战争虽然因种种原因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国人民和清军广大爱国官兵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反抗精神”,以及由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将永照千秋,弘扬万代。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物理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往往不只是单一的物体而是多个物体,这时若能巧妙应用整体思维,将涉及到的多个物体看成一个系统,再通过对问题情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挖掘和揭示出整体结构中的关键条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可以简洁明快地解答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钱恂,字念劬,号学嘉,自号积跬步主人,斋名受兹室,别署太公。生于1854年1月10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吴兴人。祖上原居“湖州南门外之鲍山,以渔田耕稼为业”,“曾祖父始为士,而离该山,至郡城”。伯父钱愣仙,名振伦,道光十八年(1838年)翰林,后辞官,主持扬州安定书院。父亲钱竾仙,名振常(1825—1898年),举人出身,曾任礼部主事,因与上官不和,辞官归乡,先后任绍兴书院,江苏扬州、苏州书院山长。兄弟二人学问深厚,曾共注《樊南文集补编》。钱恂有一同父异母兄弟,名玄同,兄弟相差34岁。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伍廷芳     
伍廷芳是中国近代极有声望的外交家和法律学家,曾被誉为“民初风云人物”。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梁启超同乡,年龄长于梁,接受西方思想也较梁启超为早。一伍廷芳,字文爵,号秩庸,道光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1842年7月30日)出生于新加坡。父亲伍荣彰,出身较为清贫,为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