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1.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受到某些审美因素的制约,主要包含三方面:文体形式因素的制约、译入语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源语语言特征的制约。梁实秋以散文体译莎,他更加注重内容的表达,音美效果不太理想;他在潜意识中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译文有时呈现出某种“文化误读”;他在句法处理和词语处理等问题上或多或少使译文有悖于译语规范,带有生硬的欧化痕迹。  相似文献   
2.
严晓江 《江苏高教》2005,(5):153-154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在注重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渐地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翻译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发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整个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诗文中的民族文化符号相互交织,包含民族意识化符号、声象化符号、社会化符号和物质化符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进行恰当的解码与换码,突破汉英语际转换间的文化障碍,译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揭示观念形态的折射性;描摹视听媒介的感应性;反映习俗风情的象征性,呈现文化内涵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和朱生豪的汉译莎剧风格迥异,主要体现在音美效果、语体风格以及雅俗倾向等方面。梁实秋的译文在节奏、韵律方面欠佳,书面语味道浓重,但是他如实翻译了原文中的粗言俗语;朱生豪的译文诗意感较强,音调悦耳,口语化的表达通俗流畅,他对原文中的不雅语言进行了"净化"处理。梁实秋译莎更加注重戏剧的文学功能,而朱生豪译莎更加注重戏剧的表演功能。  相似文献   
5.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色走进英语世界。孙大雨以源语文化为依归,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文外加注、意译与文外加注、音译与文外加注、文内补偿等多种方法。“加注”参与建构了整个译本的意义生成,也是译者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严晓江 《海外英语》2011,(10):16-17
接受理论强调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传导者、接受者与传导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对话,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要把握"视野融合",将翻译理论、跨文化意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空间,在情感互动中渗透人文精神;三要尝试多样化的翻译训练与测试方式,精讲多练,注重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从"六义"与"六观"的角度分析梁实秋的"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旨在说明二者在情理、事类、文辞方面是宏观一致的。梁实秋遵循理性适度的文学原则,倡导中庸平和的语言表达;他善于旁征博引,细心考证,于字里行间充斥着学者气度和书卷气息;简洁精悍、音韵和谐的行文体现了他注重形式、讲究标准的古典主义审美规范。这一个案研究有助于管窥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之间的互动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