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汉××医院摇摇2003年2月18日病人姓名:吴朋友摇摇性别:男年龄:30岁摇摇民族:汉具体病况:此人性格孤僻,极度忧郁,有极端倾向。为人奸诈,待人冷淡。处世三十年,无一朋友,现初步确诊为患有“朋友缺乏极端倾向综合征。”主治医生:×××问病记录:1.问:请问病人,你小时的家庭情况如何,有哪些家庭成员?答:我小时候,家里还算富裕,家庭成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2.问:你的家人是否溺爱过你?答:全家人都很爱我,都围着我转。爷爷和爸爸给我当马骑,奶奶和妈妈喂我吃饭,他们事事都顺着我。3.问:你上小学后,为何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答:上学后…  相似文献   
2.
在常人眼中,艺术和科学就像牛奶和酱油,怎么也扯不到一块儿。不羁、浪漫的艺术和死板、理智的科学怎么会有联系呢?然而在新世纪,人们越来越发现艺术与科学谁也离不开谁,就如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言: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艺术和科学的同等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这句话十分准确地道出了科学与艺术的灵感都是在创新的火花绽放时出现的。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艺术的科学家或科学的艺术家。宋朝的大文学家沈括写得一手好词,他善写文章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作为一位文学家他还创立了…  相似文献   
3.
理解真好     
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理解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默契,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合力,正如古人所说的“人心齐, 泰山移”。  相似文献   
4.
5.
两次选择     
当有人问我:“城市和农村你选择哪样?”这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选择前者。因为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对这里的绿,对这里的美,对这里的一切,都司空见惯了。而城市对我来说,还是那么的陌生,强烈的求知欲会驱使我选择前者,去体会一下那灯红酒绿的夜,那人山人海的街,那新兴科技的美幻。  相似文献   
6.
    
记忆中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大概少不了葱吧。我本应是个种植能手的,奶奶是当时的“菜地百事通”,外婆则是一个嗜花如命的“园丁”,只是身体欠佳,又对一些花的气味特别敏感,于是,便只能种那长在花盆中的葱苗儿了。说是种葱,倒不如说看葱比较恰当。因为我所要做的只是早晚将其挪个地方罢了。下种也不难,只要上市场去拎一把葱回来,切去葱茎只留葱根,然后埋入花盆中。跟大多数植物比,葱对养料并不苛求,有充足的光照就成。过了一段时间后,掐下那新生的叶茎让其上餐桌,不久后,留下的葱根仍能生机盎然地抽出新叶。也许你曾置身于山野之中,品味过那田…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     
今天我想给你们介绍我的家乡汉城。汉城是韩国的首都,纬度位置跟北京或日本的东京差不多。汉城的面积没有上海大,可是那儿的人口有一千四百万左右。汉城的人口占全韩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算进在汉城工作的邻近城市的人,汉城的人口就占全韩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住在汉城呢?因为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政府机关,大企业的总社,名牌大学,体育场,都在汉城。反正到汉城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引起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地价和物价的暴涨。比如买汉城的公寓大约要两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第二大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乾隆下江南时,在焦山北极阁凭栏饮茶,回味自己新近诗作《驻焦山》中“回銮得趁一时尖,纵骑偷消十里遥”,“十”和“一”对仗工整。他忽灵机一动,回头对侍立在身后的纪昀说:“我要你即景吟七言绝句一首,在四句诗中包括十个一字。这时,窗外细雨霏霏,长江上的景物尽隐没在烟雨之中,望见的只有山下泊着的一只小船,有一披蓑戴笠的老人,执竿垂钓。纪昀略一思索,立即吟道:“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老翁一钓钩。”乾隆点头表示赞许。可是纪昀对下面的两句诗,想了许多,却嵌不进五个一字,急得满头是汗。这使乾隆喜悦非常,他拍着桌案,笑哈哈说:“这回你也…  相似文献   
9.
我以前住的小区大门两边,每天坐着两对门神似的夫妻,同是四十开外的样子,也一样靠卖香烟过活;中午两对夫妻都会换班,也总是女的和女的在一起,男的与男的相对视。两家人从来各自为营,没看到对过话,然而对顾客都恭恭敬敬,热情有加,与小区的每个人都是有说有笑的。我想,他们是下岗后再觅得这份小本经营的工作的,整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干着,而且竟如此巧合地在同一地点摆着两个烟摊,分享盈利的一半。每每想到这儿,我心底总会生出一丝同情,只是不能到两个摊前各买一包烟。在离烟摊不远处,每日都有一位修车的老伯和一位补鞋的老太。他俩的摊位…  相似文献   
10.
罗Sir野史     
这样幽默风趣、友好随和的老师,谁都会喜欢。———题记铃声一停,他又分秒不差地出现在门口,依旧双手抄背,面带笑容,有几分悠闲。别看他形单体瘦,那眼神、那神态之中却显出几分与众不同的气质,他就是我班的语文教师———罗Sir。走进教室,他习惯性地瞧瞧黑板,眉头悄然皱了起来:“今天谁值日?!”此话一出,吓坏了值日生,弄得那位本来就胆小的学友连跌带撞地跑到讲台上,拼命地工作起来。值日生虽有些紧张,却也不敢大意,细心地把黑板擦得发亮才肯下来。罗Sir一直静静地站在边上,像观看一场表演似的。待那受难的学友解放之后,他用手在黑板上轻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