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代著名古音学家中,王念孙和江有诰的学说极为相似,但二人在至部独立与否的问题上曾有过讨论,王念孙认为至部应当从脂部中独立出来,江有诰认为不应独立,双方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却未能令对方信服。这种讨论启迪了王力等后来学者,最终将阴声的脂部和微部分离,完成了脂质真、微物文阴阳入三分相配的完善格局。  相似文献   
2.
3.
"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中庸"思想在朝代的更迭和历史文化的变迁中遭遇到了褒贬两极的命运.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它的"中庸之道"曾被统治者改造,为其政治统治服务,而历代儒学大师将其推崇为"至德";近现代"中庸"思想作为封建主义的东西遭到唾弃,而且还增加了"折中主义"、"阶级调和"等内容,"中庸"的所谓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更遭批判.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就《六书音均表》一书探讨段玉裁在古音学上的成就和地位。其成就主要表现为:在继承先贤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创新—首先是古韵分部上的创新,其次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如支脂之分立、尤侯分立、真文分立的论断,十七部排列次第与合韵说,同声必同部说,古三声说,语音分三期说等,正基于此,人们才第一次对古音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段氏还从语音角度解释假借、转注;并将古音理论运用于训诂实践中,因声求义,等等,为我国古音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音学地位若单从时间先后看,是承先启后的,而从乾嘉时代学术的特殊性考虑,确是遥遥领先的。  相似文献   
5.
《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1、时人及后代学者的评价。段玉裁、方东树、姜亮夫、王力、唐作藩等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入声表》对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超过前代学者,体现了江有诰具备极深的审音之功等;2、《入声表》对后代古音学的影响。《入声表》是制作韵表的典范,给先秦语音尤其是韵部系统作了韵图,使后人据此可以看到当时语音系统的面貌,对规范上古韵表的制作、明确古韵构成及古音拟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入声表》的失误及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古韵系统不尽完善,韵字选择上有时过于相信前人而于自身系统不相合。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上古声纽研究,广泛地利用了谐声材料,引进了历史语言学的新方法、新理论,与以往相比,既有材料的拓宽,也有方法的更新,并取得了诸多新的突破,在古音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中庸”思想在朝代的更迭和历史文化的变迁中遭遇到了褒贬两极的命运。在古代,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它的“中庸之道”曾被统治者改造,为其政治统治服务,而历代儒学大师将其推崇为“至德”;近现代“中庸”思想作为封建主义的东西遭到唾弃,而且还增加了“折中主义”、“阶级调和”等内容,“中庸”的所谓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更遭批判。  相似文献   
8.
徐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华北东北次方言,它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考察了徐州方言副词"般"的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般"一般修饰单音节"大类"形容词,可用于比较语境,所搭配的词语语义模糊,"般+形容词"可在句中充当宾语、定语、补语、谓语成分。  相似文献   
9.
江有诰《入声表凡例》在研究上古入声及平入关系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前辈学者对入声的看法及在处理平入对应关系中的得失,择善而从;以考据的方法离析中古入声韵、阐述上古平入关系;以等韵观念处理古音中的平入关系。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古韵十七部有几处不足,一是真质相配,二是萧部侯部无入声,三是歌部无入声,后来学者对此作了可贵的探索,从而使古音学在段氏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