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倩倩  李二元 《科教文汇》2011,(34):14-14,21
当前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辅导员在学生的工作管理中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辅导员当积极学习使用微博等新的工具,占领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一门课程,有人说是一个学科,也有人说它只是补课性质的,这正说明了它兼有学科功能与教学实践的性质,也说明目前人们对它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性质研究得很不够.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成立后,第一次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对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学科理论到教材编写再到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二元  李萍 《大观周刊》2012,(41):358-358,322
从知识本位学习到能力本位的学习转型,针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入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围绕学生有效学习,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从专业知识导向转向职业技能导向的改革势在必行,作者就职业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基于职业的有效学习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1949年就说过,“语文”是“语言文字”,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  相似文献   
5.
“信耶稣不合科学。”一个哲学教授上课时说。他顿了一顿,叫了一个新生站起来,问:“某某同学,你是基督徒吗?”“老师,我是。”“那么你一定信上帝了?”“当然。”“那上帝是不是善的?”“当然。上帝是善的。”“是不是上帝是全能的?他无所不能,对吗?”“对。”“你呢?你是善是恶?”“圣经说我有罪。”教授撇撇嘴笑:“哈,圣经。”顿了一顿,说:“如果班上有同学病了,你有能力医治他,你会医治他吗?起码试一试?”“会。”“那么你便是善的了……”“我不敢这么说。”“怎么不敢?你见别人有难,便去帮助……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只有上帝不帮忙。…  相似文献   
6.
1904年癸卯学制,大学设预科,预科开设中国文学课,这是民国大一国文及共和国大学语文的前身. 1904年,京师大学堂教授林传甲编成<中国文学史>,自言"我中国文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昔京师大学堂,未列文学于教科,今公共科亦缺此课,传甲于优级师范生分类后,始讲历代文章源流,实为公共科之补习课也",因此可视为第一种大一国文教材.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从学制、教材两个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时间进行了历史溯源,提出1904年"癸卯学制"应为大学国文的起点年,同时阐述了"大学语文"课不是"因为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才有的短期性"补课",而是现代语文学科中的固有课程。加强大学语文研究,是解决中国语文教育"少慢差费"问题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在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因就业结构显著变化将形成重构。在此过程中,工业劳动力大量流出、服务业劳动力大量进入成为就业结构变动的主要事实特征。因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类似,本文尝试性地将此经济现象称之为新二元经济。通过现实考量及理论架构的搭建,论证了服务业面临的无限劳动供给假设的成立。进一步地,将创新驱动划分为核心驱动、基础驱动、辅助驱动,细致详解新二元经济形成的创新驱动过程。继而,对新二元经济产生的经济结构重构效果进行解析,并归纳为工业的凝练式发展、服务业的扩张式发展、农业的融合式发展。本文提出的新二元经济理论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创新驱动背景下经济结构演化的一次有益探讨,对于深入认识未来产业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作者课题研究、撰写专著、教材编写、课堂实践的完整过程,从母语高等教育的高度探讨了大学语文学科理论,提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必须有理论开路、实践检验的观点,全面总结了大学语文从理论到实践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希望能给全国大学语文同行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二元 《教师》2010,(24):5-7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学语文也是万物之一,也有非常道的一面,我们在阁读众多“可道”的研究论文之余,再读读何二元老师的这篇“非常道”,亦别有趣味,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