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性理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与前提。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提出了存养心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等道德修养方法,这些修养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与养成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易》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因而在其卦爻辞中包含了较为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周易》中真正做到居安思危,须从细微处着眼,防微杜渐,提高道德修养。正是这种求生存求发展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胸怀天下、为国分忧的仁人志士。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忧国忧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邓小平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融会了时代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从而弘扬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集体主义作为我国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道德的基本原则,同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体现集体主义精神基本特征的一些要求诸如合作、协作、尊重和关心他人等作为人才的必备素质提了出来,说明集体主义把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价值导向统一了起来.所以,坚持集体主义是实行改革和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   ……  相似文献   
5.
正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探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验探究,另一种是调查、讨论等活动。在这两种方式中,化学实验探究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韩非认为人性是自利的,他从当时社会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论证了这种人性学说;这种自利的人性论尽管犯了以偏赅全的方法论上的错误,但却是在私有的市场经济中的典型表现。人性自利的思想为我们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人们打破传统的耻于言利的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为社会提供因情治理和依法治理的举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析 先求出y=-2x+4,再根据y=kx+b中“k”与“b”的作用可判断选D.  相似文献   
8.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可以借助聚焦社会热点的主题教学中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研究、教学展示等环节,使大中小思政课教师由各自为政到协同攻关、思政教学链由断裂到循规律螺旋上升,促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一体化工作体系建设等,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探讨实践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高校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工组织相结合、保障机制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